中国
经济进入“新常态”,就明年中国
经济发展动向,记者访问了发改委
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东琪。他说所谓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主要是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结构改善、质量改进的新状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本市场上最关注的便是政府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对此陈东琪说,长期而言,中国经济增长回落到7%-7.5%是必然趋势,但短期还有稳定经济增速的需要。
这主要有两方面考虑,首先是就业压力,中国每年城镇化率有1%,每年要增加1000多万城镇人口,需要更多就业岗位,若经济增速突然回落到5-6%,便会产生很大的社会问题,因此要稳定短期经济增长速度保证就业。
其次是要稳定市场预期,经济发展短期若下滑过快,会令市场预期发生逆转,市场信心崩溃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两方面是短期稳增长的政策考虑基点。另外,这几年也是债务到期高峰期,目前企业贷款大概有30%以上是借新还旧,若经济下降太快,企业和政府的债务风险扩大,且世界经济需求不振,中国通缩压力很大,中国经济也有短期稳定的必要性。
中国11月CPI处于五年以来低位,自上月央行降息后,市场普遍认为中国进入减息周期,但陈东琪认为认为要根据具体经济运行的情况而决定。
中国货币政策还是有减息空间,存款利率现在是2.75%,CPI是1.4%,还存在实际利差,但会否降息要取决于短期稳增长的效果。若经济增速破7%,短期下行压力很大,便会继续降息。但若经济增速稳定在7%左右,综合指标也不差,便不一定会立即再采用货币政策。
上月降息后A股随即暴涨,反而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有所上升,令人诟病宽松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陈东琪说,一般政策变化初期不会有效果,市场需要时间改变预期,很多资金会先进入股市赚一笔再投入实业,他相信随着市场活跃,资金会更多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至于市场关注的降准,陈东琪认为降准存在可能,目前内地某些行业如有色金属、大宗商品,特别是镍铜钢等似乎已经出现见底上升的趋势,一旦行业回暖,随着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增加,降准便有必要了。但具体还需要看资本进出情况。
另外,上周中国不断提高人民币中间价,但人民币上周依然出现较大沽压压力。陈东琪认为,央行主要考虑的是维持稳定,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为导向。他认为人民币目前贬值的压力比升值的压力大,预计明年人民币向下的压力会大一些,因为人民币逐渐走向开放,在美元指数(88.6000,0.1300,0.15%)很强,非美元货币都有贬值压力,且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偏松,但他认为人民贬值幅度不会很大。
他预计,明年改革措施的数量、力度和范围会比今年还强。明年的经济增速方面,他认为若国际环境保持平稳,明年中国出口会好一些,加之明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环保、新型城镇化、铁路、社保、农村水利等若出台得更早、规模更大,中国经济增速保7%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陈东琪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