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文化是我国目前十分引人关注的研究课题,而休闲
经济则是我国经济转型的目标形态之一,是创意经济服务经济的高端形态。随着我国国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随着物质的相对丰富,推动经济增长和衡量
经济发展的指标将逐步转向服务经济和闲暇经济。今天的公民意境越来越关注生活的幸福指数,闲暇观念和对闲暇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休闲也将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何以发生如此的转变?回到原初,是对于人类发展观的重新认识。魏翔提出,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民的快乐,经济增长是为了人民的快乐,政治善治也是为了人民的快乐,文化发展还是为了人民的快乐,而社会和谐更是为了人民的快乐。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收入增加能相应带来一定的快乐。但是,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快乐效应就开始递减。
魏翔说得很对,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十分赞成。学术上的研究证明,人的幸福受到基因、文化、教育、环保、人权保障、工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有钱却不能保证人的幸福快乐。作为一个美学研究者,我很感兴趣魏翔对“畅”的论述。魏翔认为,“畅”在休闲研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既是可以与“娱乐”、“游戏”并列的心理概念,有时又指一种情景状态,与中文的“陶醉”之意相近,但又有所不同。因为“陶醉”强调客体的影响,而“畅”则强调主体自我的作用[1]。
“畅”是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提出的概念[2],是指在工作或休闲时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类似于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即人在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极度兴奋的喜悦心情。这种感受不常出现,但又是多数人都曾有过的。它不仅出现在科学发明和文艺创作等活动之中,而且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平凡的劳动或工作中有所体验。
其实中国美学对于“畅”有更深刻的体味。它叫“畅神”。中国美学意义上的“畅神”说,是源于道家文化的一种自然审美哲学。它主张人的精神的自由旷达,恬淡闲适,摆脱物质欲求,排除功利杂念,以超然的心境观照自然与人事,荡涤心灵,神超形越,高情远志,俯仰宇宙,真正产生康德所言的“无功利而生愉悦”的审美享受。
“畅神”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宋时期著名的绘画理论家宗炳的《画山水序》,他认为:“山水质有而趣灵”,正是“畅神”的对象“峰岫峣嶷,云林森吵,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他在这里描绘的是,当人们陶冶于自然的山水之中,嬉戏游乐,激发出生命的热情,就以非功利的超然,进入了一种生命的自由状态。在宗炳看来,畅神不仅是一种艺术境界,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美学家李泽厚在谈到审美时说到对美的体验的不同层次,给我们休闲文化良多启示。畅的感觉可以分为三层:那就是悦耳悦目——直觉感知层的畅,悦心悦意——观想情欲层的畅,悦志悦神——意味意境层的畅。
在中国,休闲是一种境界。中国美学走过的“致用”、“比德”和“畅神”三个阶段,也是今天休闲得以真正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首先是物质的基础:要有休闲的各种条件,比如经济基础,收入支持,休闲场所,休闲设施,以及可以“有闲”——不必整天为五斗米折腰等等;其次是“比德”,比德观是从自然山水的形态和特征中,联想到君子的某种人格美,特别注意到审美中的人伦精神。休闲主体也必须具备休闲的审美基础,文化素养,艺术品味,人文历史,鉴赏能力,然后才能真正进入更高的休闲阶段——畅神。畅神是既悦耳悦目,又悦心悦意,更悦志悦神的境界——所谓“澄怀味象”、“应会感神”的境界。其核心是人的精神的快适、愉悦与享有。
当然,现代的休闲生活有着更多的层次,比如身体的休憩,精力的复原,生态的滋养,娱乐的放松,生命的保养,容颜的护理,趣味的体验,甚至病患的养护等等。它们虽然不一定都到达审美的境界,倒也是休闲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奇克森特米哈伊(1975)所提出的那样,参与程度的最高形式(或者说投入强度的最高等级)可以指几乎完全投入的精神状态。投入强度至少会在某一时刻达到很高的状态。而另一个极端则可能是那些低强度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对活动参与者的最低要求,并且往往是以休息和康复为主要目的的。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