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夏斌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了当下中国
经济发展问题,以下为访谈实录:
第一节 中国股市没有理由不涨 股市违规犯罪成本太低
媒体:现在
房地产下行了,我们投资的东西也越来越少,是否接下来可以把股市搞上去?大家有了钱能消费了,又能够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夏斌:我理解你的观点,从经济来说,如果把股市搞上去了,一部分资金转到股市里,既能减轻货币供给压力,有投资收益,又能扩大消费,当然是好事儿。那么,为什么现在股价上不去?从旁观者角度看股市,我曾经说过,中国股市没有理由不涨,这是我的基本判断。什么道理呢?因为中国经济相对来说还是在高增长,体现高速增长的标志,肯定是有一大批好企业在上市,利润在增长。那现在为什么股市不涨呢?我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愿接受大家批评。股市上不去不是短期问题,不是IPO的一些操作技术问题。又有人老说是资金问题,我说过股市上永远不缺钱。20年前我当深交所总经理,我知道行情一好,什么资金都来了,违规资金、冒着生命危险、判刑的资金都会来,因此资金不是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为什么美国股市、日本股市、英国股市,人家的股市和经济很吻合,我们怎么老不吻合?美国在跌我们跌,美国涨了我们还在跌,为什么?
我认为第一条,是我们股市上的违规犯罪成本太低,抓人判刑不够狠。为什么出现很多内幕交易?就是没有狠狠的整,屡抓屡犯,犯罪成本太低。一个死耗子把一锅汤弄坏了,长期下去理性投资者就没有信心了,不相信股市上公开的游戏规则,就不愿意陪你玩了。
第二,要看到,就眼前来看,中国经济正在往下走,问题、风险都在暴露,必然会暴露有些企业积累的经营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相对于过去它的高利润增长自然下降,体现为股价也相对会差一些。这是我归纳的第二点,就是增长速度降下来后一些问题的暴露,即使一个好企业也是一样,曾经是利润20%,现在经济增速放慢,产品销售受影响,利润不到10%了,股价就要提前反映,就会下跌。
第三,是预期问题。我们经济中的许多问题,从大方向来说,有改革的蓝图和纲领了,但是具体到每一件事情的行动计划和方案是什么?还不清楚。加上前几年一直是说得比较多,落实比较少,落实比较慢,所以大家信心不太足。改革的预期不明朗、不清晰、不具体,致使产生了一些信心与预期的不足,这对股市也是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从大的方面看就这三条。第一违规成本低、打击不狠。第二经济增速下行,问题水落石出,自然利润在减少,这是相对于过去的必然反映。第三明天怎么办?改革呼吁还没有走到到操作规程的地步,大家都在等和看。
第二节 不能像撒胡椒面一样投放货币要实施定向政策
媒体:这个时候得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爆发点,可能会引起整个预期的转变呢?
夏斌:总体说,大家还是有信心的。因为对中国当前经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财力,其实上上下下都看得很明白。
一是不能让经济任其往下滑,要有底线思维,要想尽办法稳住局势。
二是加快改革,又不能用原来的手段、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地放银根。我认为现在需要采取定向的结构性的财政政策,结构性的金融政策和其他一些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投资政策等等。具体来说,如果要多投放一点货币,绝对不能像撒胡椒面那样的投放,那样肯定还是该关闭的关闭不了,该扶持的扶持不起来。所以要定向,这是量的方面。在价格方面能不能这么做?现在为什么利率
市场化很难推进?就是很多外部机制没理顺,所以社会融资成本很难下降?怎么降?降存款准备金是全面放松资金,不能走这条道路。我建议走降息的道路,但是它一定要有其他政策配套,因为一刀切的降,大家都一样,还是该发展的民营企业找不到钱还是找不到,有本事能找钱的还是能找到。所以需要实体经济改革的政策配套,降息能不能定位在哪些贷款上、哪些金融工具上,这可以研究。
三是从经济运行角度看,我们是有能力、有实力做到的。我早说过,我们有这么大的国有资产、好资产,还有四万亿的外汇储备,这些是金融危机中美、日、英等国对中国政府羡慕不已的,我们应该在盘活这些资源上好好做些文章。
媒体:其实就像您刚刚说的,中国有很多丰富的内在的资源,就是看怎么把它运作和深发出来。
夏斌:对。比如说给中小企业贷款,去支持真正的技术改造,不是简单地去重复投资钢铁、水泥这种产能过剩。那么在其他行业如新技术领域的投资,能不能保证资金,价格优惠?我认为银监会在中小银行方面应该有所作为,而且这样一来,股市也就好了,投资者的信心就能树立起来,这是支持股市的希望。
媒体:对,其实大家的心态都是在等待着什么,就好象下雨之前闷热束缚的感觉。
第三节 国企改革首要原则,做好大布局,有进有退
媒体:有人认为国企改革能够释放民营资本进入,是能够释放生产力特别好的一个方式。您也是这样看的吗?
夏斌:这不取决于我个人的看法,取决于中国35年改革开放的历史。35年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正是国有企业不停地往后退,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过程,中国取得了30多年来人类
经济发展的奇迹,这两条曲线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在不停地打破计划经济中,在国有企业份额慢慢减少,民营经济份额慢慢增加中,中国13亿人口这样一个穷国,取得了年均GDP近10%的高速发展。
媒体:是,那么十八大提出深化企业改革,提出的交叉持股,像以前由什么都管一直到现在是管资本为主,从企业到资本您认为资本应该是怎么样去管理?
夏斌:管资本就是要管增值,就资本的本质而言,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中国当前,更多的是要理顺各种各样的关系,像政企关系等等。
国企改革的主题是什么?实际上不能仅仅定位于简单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在中国伟大的历史转型期间,在中国崛起的30年、50年的历史大演变中,首先要有大战略,大布局,要瞄准今后的2020年、2030年,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间中国可能是一个什么的地位?中国如果仍然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哪些重要领域,哪些关键行业必须要保持相对和绝对控股的优势?为什么?这要想明白。这是大事,这是国企改革中首先的大事,而不是简单的企业合并重组,做强做大就行了。要像下围棋一样先布局,然后再考虑做强做大。如果是坚持这样先后秩序的思考,必然会对眼前国企的布局做出调整,有的要进,有的就要退。我们现在有的该进的没进,该退的退不够。我们可以对军工、金融、能源这些领域可以相对保守一点,多控股,因为未来世界不测风云太多了,不确定性太多了,退得稍慢一点是有道理的。其他的行业可以相对控股,不用绝对控股。而且就相对控股而言,49%是相对控股,百分之三十几、二十几也可以是相对控股。多余的股份应赶紧有计划的卖,置换资金来贴补、解决我们国家在伟大转型中间的财政问题,国家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是国企改革中重大的、首要的主题与历史任务,而我认为前几年的国资改革恰恰没有抓住这个问题。
第二步,大布局之后,要求企业按资本原则,必须赚钱,越多越好,做强做大。其实不管国企还是民企都是这个原则。要按资本原则管,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国企所不同的是要解决好代理人问题。比如说行政部门不要简单干预,薪酬水平应该市场化等等,还有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怎么健全等等。一句话,办企业就是按企业规律办事。
夏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