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实用之学,产生伊始就把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人称之为经世济民。现代经济学一经诞生,就直逼国家富裕的主题。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孟克列钦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认为只要实行多卖少买的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就可以富裕起来。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也持同样的观点。亚当·斯密把人民富裕之路的探讨上升到经济体制的层次,1776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把国民财富的增加作为自己研究的主题,认为分工和交换即市场经济可以“富其君又富其民”,进而惠及人类。19世纪末,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干脆将这部著作译为《原富》,献给清朝的光绪皇帝,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可以说,与市场经济失之交臂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包括中国经济学曾经选择了计划经济。之所以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从理论上认为计划经济可以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但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实践中的低效使中国人民开始了新的探索,并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社会对理论的认识和发展呈现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理论研究和探索先行一步,选择一个角度提升既有认识,新的认识经过实践的验证后写入党和国家的文件,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经济学在这一过程中一马当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能使中国富裕起来,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代中国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然而,相对于数千年自然经济、数十年计划经济的“历史遗产”,市场经济在中国毕竟是一个近似于移植的制度安排。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对经济的强大行政干预、利益惯性以及思想观念加大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难度。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我们还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把这一论断变成现实,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普及市场经济知识,唤起民众热情,形成浓厚的市场经济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激情充分迸发出来。尤其是领导干部应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上来,改变长期计划经济的“习惯”,改变驾轻就熟的老一套。在这方面,经济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着眼于具体的政策、案例,开展润物细无声的工作。
李义平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