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违背价值规律就是吃力不讨好,抓住价值规律就是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 搞自贸区不像有些人讲的那样是让渡主权,而是形成一个区域,吸引全世界的资源都往这里集中,甚至人才、科研都往这里集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决定》对未来7年我国的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涉及到的改革300多项。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决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应该遵循这种规律,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搞经济工作,违背价值规律就是吃力不讨好,抓住价值规律就是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各个行业之间通过按照价值规律由市场主体来配置资源,就能实现按社会的需求,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社会劳动。也就是说,哪一个部门供过于求,这个部门的资金利润率就低于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那么资金就转移出来了;哪一个部门资金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那么资金就会投向这个领域,这样很快就能实现各个部门的供需平衡。现在我们很多领域产能过剩,如果发挥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这种产能过剩可能就容易解决。
同样,解决供给不足问题,只要发挥市场作用,也容易做到。举个例子,去年上半年,256个制造业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只有五个银行利润的56%。如此,谈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由于金融领域进入的门槛过高,限制社会资金进入,所以金融领域长期处于垄断经营,获得的是垄断利润。如果允许民营资金进入,企业的融资成本马上就能降下来,金融领域过高的资金利润率也能降下来。
在一个行业内部,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资源向优秀的企业积聚,好的企业就能获得充分发展。现在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落后企业照样生产,好企业不能充分发展,不能充分实现优胜劣汰,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没有发挥好。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使市场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对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21年来,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现在要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是重大转变,体现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如果说提出基础性作用,是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第一个飞跃,那么,提出决定性作用,是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很多难题,都可以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上找到解决的钥匙。比如,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大量劳动力、资金、土地,从农村可以流向城市,但是城市的人才、技术、资金却流不进农村,农村形成了一个屏蔽。如何让城市的要素毫无障碍地流向农村,形成城乡之间要素的环流,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三个前提条件。首先是要培育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市场主体,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其次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有些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比较低,特别是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影响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第三要有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大家能够平等竞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需要指出的是,《决定》特别提出,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二者相结合,这两件事同等重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不是说政府干的事越少越好,而是要求政府转变职能,重点搞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以及公共产品的供应。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一是对国有企业要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改革初期,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搞市场经济是不可能的,除非实行全盘私有化,因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党的十五大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出国有企业要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过多年实践,此次三中全会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从管资产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干预比较少。国有资本管理公司作为股东可以根据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选择是否投入资金,如果投进去能产生比较多的长期收益和社会效益,就增加企业的资金投入;如果资本回报率低,社会也不需要,就抽出资金。这就使我们的国有企业更好地与国际竞争相适应。
二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而且还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混合所有制比单一所有制有更强的适应力,更利于建立一个科学的治理结构来适应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特别是员工持股,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凝聚力。员工持股本质上是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的合作制,这种合作制经济是集体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集体所有制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因此,员工持股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
三是对垄断性行业也提出了改革措施,即实行网运分离。铁路、通信、电网、管道的建设不可能搞很多套,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但是运营的部分可以分离,吸引社会资本进来开展竞争。像通信的增值服务、铁路货运客运、甚至铁路的建设都可以吸引民营经济进入。
总之,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用一亿元资金办独资国有企业,与参股控股相比,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必须清楚认识到,改革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民营经济活力。未来,以所有制来界定企业将会越来越淡化,只要国有资本越来越大,保证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就够了。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三中全会送给农民三个大红包。
第一个大红包是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担保、转让,承认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法人财产权,它的所有权归集体,但经营权归农户个人。农户对土地的法人财产权不落实,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制约了农民致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现在要从两权分离这个思路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探索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所有权归集体就是土地不能买卖,转让的只是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具有价值,可以商品化,农村土地的交换价值就可以实现了。
第二个大红包是宅基地可以抵押、担保、转让。为了避免一哄而上,特别提出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宅基地可以转让,宅基地上的房子也可以转让。过去我们也探讨过这件事,之所以没有推开,是担心农民失掉住房后,住在大街上怎么办?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这里主要还有一种道德约束。在中国农村,如果某户人家的房子产权变成银行的了,户主恐怕都抬不起头。况且,若真正出现这种困难,社会各种救助组织也会想办法。实行这个改革是势在必行。
第三个大红包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这三项改革如果能够推进,将会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有了这笔收入,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就有了资金的支持,城乡收入差距将明显缩小,农村巨大消费潜力将释放出来。现在我国城乡建设用地一共是22万平方公里。城市直到县、城管镇占地才5万平方公里,而村庄建设用地为17万平方公里。农村一个人占有的建设用地是城市人均用地的3.5倍。现在进行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可以节约土地50%。如果允许把农村的房子卖掉,在城里买房子,农村宅基地就可以退耕了。这样,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仅可以守住,还可以增加。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这次财税体制改革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出预算要进一步透明、要全覆盖,包括社保预算、国有资本的预算都要纳入到预算体系中。完善税收制度,逐步使税收向直接税为主过渡,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过去,税收在调解个人收入差距方面功能受到很大限制,主要原因就是税制以间接税为主。间接税的优点是征收比较容易,其征收对象主要是企业。现在,要转向以个人所得税即直接税为主,需要有前提条件,就是收入的透明化,要建立个人财产和收入的信息系统。另外,中央和地方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的一些事权下放到地方后,相应地应该把财权放给地方。
完善金融市场
这次金融改革没有单独列出一条,而是放在市场体系中。有的人觉得不过瘾,力度还不够。实际上,需要实施的改革全都讲出来了,概括起来有几个方面:
一是放宽准入。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如贷款公司、消费信贷公司等。这是金融体制在市场准入上的重大突破。我们现在的金融机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美国现在有7000多家银行,我们现在只有几百家,而且很多是巨无霸国有大型银行。由于经营规模大,资金主要投向国家重点项目、大企业、大城市等,小企业、农户、民营经济获得贷款受到很大限制。这不是一个小事情,涉及到微观经济有没有活力。现在我们的金融体系就像一个人,主动脉静脉都有了,也很通畅,但是毛细血管欠缺。有了毛细血管,小微经济小额贷款的需求就能得到满足,群众创业的积极性才能够调动起来。
但是,放宽准入不能乱套,必须健全地方监管。小型金融机构是区域型的,其存贷款只能在一个县或地级市的范围内进行,不允许跨区域经营。监管的责任就交给地方政府,要求相应成立地方性的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负责业务指导。
二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由市场机制化解风险。按照金融改革的路线图,放宽准入是第一步。有了放宽准入和充分竞争,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下降,金融行业过高的资金利润率就会降低到社会平均水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与放宽准入相应的改革,就是建立地方性金融监管机构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三个改革必须同步推进。
三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由市场来决定哪些企业能够发行,哪些企业不能够发行。另外,提出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风险投资都要鼓励发展。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这些改革对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增强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很重要。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是放宽投资准入,包括对内资外资投资的准入都应当放宽。当前,对外资来讲,主要是金融、教育、医疗、文化要有序地对外开放。我们国家的开放政策步子比较稳。先开放第二产业,然后再有序地开放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在这方面,上海是走在前面的。
二是加快自贸区建设。上海建立自贸试验区,这次也写入了《决定》。怎么把自贸试验区办好、创造经验,上海责任重大。在上海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国务院会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发展自贸区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需要。自贸区和保税区最大的区别是,管住二线、放开一线。在自贸区范围内,实行境内关外政策,人员、货物、货币都可以自由往来、自由交易。通过形成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可以吸引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在自贸区集聚,形成中国市场和中国价格,增强我们对大宗进口物品定价的发言权,进而为建立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提供支持,为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出一条路。这是我们办自贸区最大的好处。
搞自贸区不像有些人讲的那样是让渡主权,而是形成一个区域,吸引全世界的资源都往这里集中,甚至人才、科研都往这里集中。国内市场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定价,自贸区交易的商品主要还是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所以,办好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下一步的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都会产生重要带动作用。
三是鼓励走出去。要把外汇储备用好,这可以解决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资源能源的瓶颈。而且,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到海外投资,用人民币来支付进口,留那么多外汇储备也就没有必要了。在人口红利逐步减弱的情况下,更大的红利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是,人民币要国际化,首先人民币本身要稳定,国内经济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外汇储备中黄金的储备要增加,从而增强人民币的吸引力、定力。
郑新立 中国民生研究院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