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正在面临选择:要么饮鸩止渴,以政府为主体,加大投资,迅速拉动经济增长;要么壮士断臂,以大无畏的精神推动改革,打破既得利益的桎梏,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转型。这道选择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改革必然会以牺牲一定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有人将现在的改革称之为革自己的命,看上去似乎夸张,实际上充分说明了这次改革的难度。西方投资银行将李克强总理的施政方针总结归纳为“不刺激、去杠杆、调结构”,但笔者认为也许另外一个概念更准确,叫“不扩张、调结构、抓改革”。
“不扩张”是最好理解的一个政策。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中提到,“经济下行时,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速推高,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权衡利弊,我们认为这样无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因而选择了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总理的表态不仅是说给外界听,也是说给各级地方政府听,必须下决心转变发展思路,要从过去的“要政策”统一到中央主导的“调结构、促改革”上来。“不扩张”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非常困难,因为经济指标仍然是考核各级政府的重要依据,只要这方面不发生变化,政府投资的潜在动力就不会降低。令国人心痛的房价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缩影。十几年来,房价越调越高,生活必需品成为了投资利器,从全世界来看中国也是非常畸形的一个案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也是各级政府获取资金的重要保证。在调控未见放松的情况下,前一段时间一日之内四“地王”的出现就有地方政府托市的影子。
“调结构”是一直在强调的政策。表面上看,大家都赞同经济结构调整的提法,但真要调整恐怕很多人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一定量企业破产,这是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中国人讲“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走到尽头不会想办法去改变。从微观来看,一些企业的尽头是调整的开始,企业不到关闭破产的地步其实很难下决心去创新。为什么会有经济萧条和危机呢?实际上每一次危机,就是要淘汰没有技术含量、浪费资源的企业,甚至一些犯了错误的银行也要被淘汰。调整的前提是有一批人要付出代价,这也可以称之为“创造性的毁灭”, 而这个调整谁都会觉得不舒服,不论是政府、企业、银行,没有人愿意真正遭受经济调整的痛苦,这是调结构将面临的最大阻力。
最后,我们来谈“抓改革”。笔者认为这是其中最困难的内容。为什么要改革?因为企业是一个国家生命力的根本,而现在我们的企业面临着三个非常巨大的成本,一是政务成本或者叫政府成本,二是金融成本,三是物流成本。所有改革归根结底是要降低企业的成本,而金融改革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利率改革、汇率改革、人民币自由对换,对金融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阻力很大。另一方面,在中国谈到改革,就不得不谈到其中的一个重头戏——国企改革。在庞大利益压力下,国企改革必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在改革的阻力中,既有因绩效考核形成的投资性冲动,又有权力被限制后的不甘心退出,更有巨额经济利益的实际诱惑。
改革的最终结果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回望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短短几个月时间,政府已经取消或下放了200多项审批权,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中国已经来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相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抉择将带领我们走进下一阶段的辉煌。
赵晓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