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与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开幕。会议期间,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就“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当代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等热点理论问题,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的专访。
当今外交工作不同以往:
要为国家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君如告诉记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用党章中的“五个是”做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这讲的是理论来源;第二,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是其本质特征;第三,这一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讲的是实践基础;第四,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这一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讲的是历史定位。“五个是”分别阐述了理论来源、本质特征、实践基础、理论属性和历史定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社会所面对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有工作布局,并推动内政、外交、国防工作相互协调。”李君如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贯彻这个工作布局的四大目标,即改革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强军的目标和外交目标。其中,外交目标就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因为这样,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李君如谈到,今天,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的大国,外交问题不仅仅牵扯到我们国家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国际环境,同时也牵扯到国家内政,牵扯到国防有所作为。内政、外交、国防工作,这三个方面都是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而服务,而外交工作还要为我们的发展创造最佳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今天的外交,已经不同以往的外交,我们称之为‘全方位外交’。”李君如对记者说,这个“全方位外交”不仅仅讲的是一个安全问题,还讲发展问题,还讲人权问题,是一个大格局,这个大格局前所未有。
中国与世界各国相处:
推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工作,我们确立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李君如对记者说,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即外交工作的目标之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我们可以从利益交汇点、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几个层面来认识。李君如指出,世界各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势必有不同的核心利益。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带来不同的利益需求,包括核心利益。核心利益大家谁都不愿意放弃的,解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不同的国家,特别是不同利益的国家之间寻找一个利益的交汇点。“我们可以通过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找到不同国家利益交汇点,在这个利益交汇点形成利益共同体,你作用我,我作用你。在这个利益共同的基础上,我们再寻找相互能够接受得了的价值观,例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自由、公正、民主等大家都能够认可的价值观,从而推动构建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李君如说。
李君如强调,尽管国家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我们依旧有共同点,共同的利益,这就使得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和世界相处,我们应该在利益的交汇点,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不会恃强凌弱,称霸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中国和世界各国相处的一个大原则。同样,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也同样适用于这一原则,即这个世界绝不能重蹈过去殖民主义统治世界或者霸权主义统治世界的样子,而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治理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这一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抽象的命运问题,背后有共同的利益,有价值观的认知问题。”李君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