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关于如何欣赏现代诗歌的,更具体地讲,就是如何欣赏用现代汉语写作的以诗的名义出产的一种门类。在我们国家,特别是在公共空间(公共场合)里,一谈到新诗(现代诗),气氛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反而一说起古诗来,大家好像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尽管从时间上看,古代诗歌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了,但从文化血脉的传承上,大家就是对古诗的语言特别信任和熟悉,觉得那是我们能够把握的东西。而一提到新诗,大家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新诗似乎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远,这个距离到底有多远,好像也说不清楚。再说现代诗人的形象,以前讲的现代诗人要么是时代的弄潮儿,要么是一种战士的形象。比如鲁迅,把诗歌当作匕首。在战争年代,诗人把诗歌看成是一种武器,用标枪、炸弹等尖锐的东西来隐喻、指定,或暗示诗歌的最根本特征。这样一来,诗歌离普通人,或者说个体生命这样一种比较真实的存在就愈发遥远了,好像总是隔着很多很多东西。细说起来,这个原因非常复杂。所以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把看似很古怪的新诗的神秘面纱给去掉,拉近新诗与大家的心理距离。
其实诗歌说起来很简单。古人认为诗源于一种生命潜能,关于诗是什么,他们有一个基本的定义,叫“诗言志”,对吧?那么“志”又是什么呢?中国古典诗学对它做了很多解释,从根上讲,“志”大约指生命的志向,或生命的内在情感和情绪。所以这个东西其实我们应该并不陌生,而且跟我们离得非常近。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每个个体生命中都潜藏着一种表达欲求,去将我们的生存感受抒发出来。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世界的了解,都寄托着情感并通过语言得到抒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欲求是什么,也能明白我们希望跟这个世界建立怎样的一种关系。诗歌就是能满足人们这种抒发情感需求的东西。我觉得人对世界的诗意的渴望和理解,也就是诗歌,它其实是每个人生命机体里的一种潜能,所以从本源上来看,它绝不是一个陌生的或者说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这是我特别想说明的一点。
另外一点,诗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存在。我刚才讲“诗言志”,把蕴于我们生命机体里的内在表达出来,它就成为一种名为诗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从文学上给它一个非常复杂的定义,也可以把它看得很简单,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它,它的本质就是一种语言的存在。比如秋天来了,我们去秋游,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有树林,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这也是一种存在,对吧?它也不是跟我们距离非常遥远的一个东西。
出于某些文化偏见,诗人时常被描写成一个非常古怪的群体,大家有时候甚至觉得诗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精神病。比如以前我在北大讲课的时候,很多对当代诗感兴趣的学生都觉得诗人好像不是很正常的一类人,所以他们写的东西应该表达的是一种非常难以理解的人类情绪和情感。硬要说的话,诗歌中有没有那种非常特殊的东西?我觉得有,但大部分基于真诚表达,基于个人生命体验和对世界的理解。基于记忆、情感、情绪写出来的诗歌,读者是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与诗人进行沟通、交流,对诗作进行理解的。因此读诗的时候,不论它是什么样的形式,是古体诗也好,现代诗也好,大家一定要抱有一个信念,就是它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如果有了这么一个可以称为理解诗歌时的契约一样的信念,那么当我们再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遭遇问题,比如细节上的障碍或疑惑时,我们可能就能基于交流的愿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反之,如果大家从心理上就认为诗歌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是跟我们普通人的生命远离的一种情感的话,那你要理解诗歌就比较困难。
诗歌其实就是一种存在,阅读诗歌时诗歌的存在和郊游会看到的自然风景的存在一样。因为诗是基于生命个体最诚实的表达,所以它与人的生命关系非常密切,假如你回避这样一种存在的话,也就是不去读诗,对诗本身不会有任何损失,但是对你个人的生命经历、经验和精神历程的丰富,可能会造成损失。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自身的误解和偏见,把诗歌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汇集了这么多优秀心灵、优秀智慧的存在给规避掉了,如果造成一种损失的话,肯定不是诗歌的损失或是诗歌的原因,可能还是我们自身的原因。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脉渊源流长的国度,所以我想如果比较喜欢诗歌又有条件的话,我们应该找到一种办法,既能够欣赏古诗,又能了解现代人用现代汉语写出的诗歌,了解我们当下的情感风貌。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心态的调整非常重要。
现代诗阅读存在这样的现象,在公共空间里,人们对现代诗的阅读容易卷入到一种固定的心理模式中,从而产生两种基本的情绪反应:第一是看不懂;第二则是一个更大的疑惑,不知道现代诗好在哪,无从判断。
一、阅读现代诗的两大疑惑要如何解决?
先来分析一下看不懂的问题。我们看这个世界,比如说看人际关系,看社会,包括你去看宇宙,看春天,其实都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春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顺着这个逻辑去追问它唯一的核心释义,很多时候确实不容易让人看懂。我觉得看不懂,包括对现代诗的好坏难以判断,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它既不是我们自卑的来源,也不能构成一种缺憾,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一个优势。就像恋爱一样,你去跟一个人谈恋爱,跟对方接触了很久,但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心底里是怎么想的,你也看不懂,对吧?即便你跟他朝夕相处过很长时间,对他非常熟悉了,但是说到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时候你也会心虚,对吧?恋人之间是如此,相处融洽的夫妻之间也有看不懂对方的时候,对方的心在哪里?非要去追问求得一个结果的话,多半是一个自寻烦恼的过程。所以有的心理学家讲,可能爱情也好,包括婚姻也好,它不是一个验证后的结果,有时候你可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说难得糊涂,这样事情就会慢慢变得平顺,得到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认知,看不懂在人类的日常生活里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
再比如说,夏天的时候,如果天气好的话,你抬头仰望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会觉得非常美对吧?非常壮观。你看到星空灿烂,可以感受到它很美,但你懂得它的含义吗?你能像一个天文学家或是具有专门的天文知识的人那样看懂吗?你感受到的那种生命体验里的情绪,那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比如美感和能够放松的感觉,星象和神秘的时空融为一体,因为不断地变化,同一片星空只能保持瞬间的存在,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东西恐怕是那个我们以为只有他能看懂的天文学家所无法替代的。你对星空之美的体味和感受不是基于懂不懂,对吧?它就是基于你的一种感知。正像我刚才讲的,不管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我们与文学作品、诗歌的阅读关系中,更重要的是你怎样去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就是那种潜藏在你生命里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以此来把握诗歌这种语言存在,或者说去探索诗歌这样一个文本的世界。
诗的文本世界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我们给诗歌下的文学意义上的特别明晰、唯一且一劳永逸的定义,只是诗歌丰富内涵里的一个特殊现象。包括大家听音乐的时候,比如你去听印度音乐,你可能不知道它的背景内涵,但是抛开懂不懂的逻辑,相信自己的感受力去听旋律的话,你会被它打动,对吧?非洲音乐、拉美音乐等也是一样,都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是我们没有涉足过的地域。你会发现那个如此陌生的地域和环境里面的人创造出来的东西,能跟我们有一种心灵上的感应,或者说情感沟通。可能懂不懂只是非常专业的人士之间交流时,要获得结果才会去考虑的一个问题。大多数时候,比如说我们基于消遣,基于对文学作品、诗歌的喜爱去阅读非常难懂的诗歌作品的时候,其实我觉得靠着我们最基本感受力就可以理解绝大部分的作品。这个自信大家一定要有。
建议大家在阅读新诗的时候要讲一个原则,就是尽量避免沿着能否看懂这样一个逻辑去理解诗歌。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或你身边的一个物品,去了解它、感受它。就像我刚才说的,大多数诗歌我们能凭借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把握到它的大部分内涵,何况我们对汉语具有天生的感知能力。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著名的诗歌评论家,基于当代文学领域里对诗歌的偏见,他说过一段话:“诗不是用来看懂的,诗其实是用来感受的。”每个人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即使是很难看懂的诗也可以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强化一下大家的观念。公认的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曾经很多人都觉得他的画非常难懂,对普通观众来讲,他的画充满了先锋意识和隔膜。有一次他的一位崇拜者对他说:“你的画太难懂了。”毕加索回答说:“你到树林里去听鸟鸣,那个声音好听吗?”这名崇拜者不假思索地说:“好听,非常好听。”毕加索又问:“你能听懂吗?”对方答:“听不懂。”如果按照现在的语意逻辑讲,听不懂怎么知道它好不好听呢,这不是矛盾吗?其实我觉得这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实际并不矛盾,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果有人能像鸟一样理解它发出的叫声,那也是非常特殊的个别情况。在大部分时候,鸟鸣只是宇宙自然整体中的一个代表了生机和谐的现象,如果人类对它所表达的意义过于执着,很可能会走入一种误区。反之,回避探究其意义的顽念,放松心态,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受力,可能就像毕加索讲的一样,不管懂不懂它表达的意思,你肯定能分辨出鸟的声音是好听的,对吧?除了个别特别令有的人讨厌的乌鸦的叫声,大部分鸟的声音还是有一种悦耳的旋律在里面。
看不懂可能是诗歌在美学上特殊的一点。比如中国古典诗学里讲“诗贵含蓄”。法国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法国象征派诗歌创始人之一的马拉美讲过:“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谜?按照他本人半开玩笑似的解释,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秘密和神秘感的话,人类马上会觉得生活变得很乏味,没有什么吸引力了。我觉得,无论人类的智慧多么发达,能够把世界的面目揭示多少层,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无穷的秘密,正因为这样,这个世界才有趣。如果所有的秘密都被揭穿、看破了,就像古人讲的“水至清则无鱼”,其实是很可怕的,就跟医学上的人体解剖一样。所以有时候看不懂,保存一种朦胧的美感,对我们也许更加有利一点。从诗学观念来看,我们这个民族里存在一些对语言非常敏感的人,他们基于真诚表达创作出来的新诗非常难懂,甚至像一个谜团一样怎么解都解不透,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弊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一个文本语言的安排,一首诗歌作品,它包含一点点谜,包含一点点解不透、猜不透的东西,其实是一件好事情。
我阅读了许多中外的现代诗歌,如果大家有兴趣并进行了长期阅读,能够抱着开放的心态,不纠结于懂不懂这一点,那曾经对你来说非常难解的现代诗也好,现代美术也好,你都能发现它们的美。这种美和我刚才讲的星空的美,秋游时看到的自然风光的美是一样的,那种朦胧的美感不一定非要得到解释。再比如我刚才举的另一个例子,非洲人的音乐,它的那个旋律,那个鼓点,也能够引起你心里面的共鸣。
下面再讲一下如何判断现代诗好坏的问题。好与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好比我们对人的判断,每个人都可能有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要去判定一个人是绝对的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他没有违反法律,没有严密的法律论证,是论证不出来的。大部分时候,我们也没有机会去论证,只要他遵守了基本的社会伦理规范,我们都可以接纳他,对于其他的没有必要过于追究。
这样讲的话,我说一下自己的理念或心态,不一定对,但是大家可以去想想有没有道理。对好坏的判断重要,也不重要。说它重要是因为对个人的阅读来讲,我们能鉴别出作品的美好及不足之处,这会增加阅读的乐趣及信心。鉴别事物的好坏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技能,也是个人生命经过历练达到成熟的一个标志,甚至有时候能够满足人那种小小的虚荣心。说它不重要是因为,就像我刚才讲的对于好人和坏人的判断一样,人都有两面,在大部分人的生命历程中都不会经历好与坏的绝对审判。而诗歌是一种文学修炼、修养的过程,对其好坏的判断是一件非常专业且特殊的事情,是普通人阅读时不必去纠结的问题。不管是阅读诗歌作品也好,去看电影、听现代音乐、欣赏现代美术也好,哪怕你走到自然环境中去看风景也好,最重要的是要去激发和调动自己那种天然的,淳朴的,未被污染过的生命感知力。这种力量非常非常强大,说得直白点,如果一个人心态好,足够自信,那不管欣赏什么可能都很有味道。就好比我们做父母的看自己的孩子,尽管孩子身上可能有不少缺点,但是你怀着关爱的心去看,就会发现他的优点和可爱之处。诗歌也是这样,每首诗都有它非常可爱的地方。
如果大家真的想鉴别诗歌的好坏的话,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你必须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融入诗歌的氛围中去。对大部分东西来说,熟悉了之后,它的优点、弊端和瑕疵,你都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读诗也是一样。举一个最普通的例子,好比有的人一开始打篮球的时候动作非常笨拙,但是经过半年时间的训练,哪怕一个六七岁的小孩,他长期在那种体育环境中浸泡,技能也会有所提高。提高之后他不单知道自己的球该怎么打、怎么投,还能鉴别出别人的动作做得对不对,打得好不好。也就是说,如果长期沉浸在一个行当中,时间久了之后,基于大家对生命潜力的自信,绝对能把事物的好坏判断出来。
再举两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我一有时间就会去逛早市,比如鉴别蔬菜新鲜不新鲜,什么样的东西该买不该买,逛久了之后你就知道了,对吧?这个东西你要说怎么去教,我觉得不用,大家都不笨,每个人先天的生存智慧以及感受力里,自有对等级和好坏的判断,对差别的敏感度,这种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再比如女孩子去逛服装市场。我觉得任何一个女孩子,你把她放到一个服装市场里去逛,去买衣服,一两年以后,她一定是一个挑选衣料、款式的行家里手。衣服质量好不好,时尚不时尚,她马上就知道。
真正难懂的诗,需要几个
专家碰到一起去解读的诗不是没有,但是非常非常少,可以说普通人的生命中鲜少会遇到。我们遇到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基于真实的生命欲望表达出来的东西,而这一大部分已足以满足大部分人对读诗的喜爱,包括对母语的喜爱和对诗意的欣赏。诗人的心灵怎样去理解和表达这个世界,能否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和感触,这就是对新诗好坏的判断标准,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观念。
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判断它的好坏可能是非常次要的一件事,但是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什么呢?对普通人来说,阅读诗歌是一件自然且个人的事情,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保持相信自己能读懂诗歌的自信和对诗歌的好奇心。你不能见什么烦什么,对吧?人家讲述了一件事情,如果表达方式跟你稍有不同你就反感,就不断质疑的话,你对你不理解的陌生事物没有耐心和好奇心,你不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那么读诗这件事可能就成了你给自己制造出的一个大麻烦。所以有好奇心对理解诗歌很有益处。另外,在接触世界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保持兴趣及幽默感。如果看什么都皱眉头,事事都不顺心的话,在理解诗歌特别是理解新诗的时候,也会给自己制造很多障碍。还有一点,前面我讲到了“诗言志”,这个“言”字就是言述的能力。我们每个人对语言都有一种好奇,或者说先天的敏感度,但是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接触教育的环境不同,对母语的敏感慢慢被磨损掉了。所以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保持对语言,特别是对母语的敏感。有了这几样东西:自信心、好奇心、开放的心态及对母语的敏感度,那么诗歌这种“言述”无论以什么形式,用什么语言表达出来,我们都可以找到线索去理解和解读它。
二、现代诗歌阅读要注意的6个问题
我下面再讲几个现代诗歌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的具体问题。跟古代诗相比,现代诗特殊在哪呢?都是用汉语写出来的诗,为什么我们对古诗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和亲近感?其实很多古诗我们也读不懂,但是一提到古诗我们不会认为自己读不懂,甚至觉得一定能读懂。事实上,解读古诗对我这个北大教授来讲也是很麻烦的,屈原的诗,包括王维的诗,有好多我们觉得很简单的古诗,真要顺着诗意的路径去理解,给它一个非常清晰的解释,那也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我们之所以对现代诗感到陌生,可能跟我们不熟悉它所遵循的一些美学观念有关,所以这里我提六个与现代诗歌美学原则有关的阅读诗歌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散文性。现代诗歌表达中存在散文化的问题。我们对诗歌
的认知和辨认都来源于古诗,大部分人不知道古体诗只是诗歌表达中的一个特例,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产物。古诗是伟大的,它的代表性和示范作用不容抹杀,但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的日常交流、语言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都变成了一种散文化的表达。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位非常优异的诗人废名,他说什么是新诗?“内容是诗,其文字则要是散文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代诗的内容是诗性的,运用的语言是散文的。现代非常优秀的散文家沈从文、朱自清,也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语言逻辑的基础是散文性的,所以我们处在一个散文的时代。我们说“诗言志”,当你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方式,包括你认识和命名一个事物用的都是散文式思维的时候,你在诗中去表达思想情感,反而回避散文的语言去使用古人的语言格式,比如讲究对偶、平仄格律等,这样可不可以呢?我觉得虽然可以,但是对真实表达现代人的亲身体会和体验来讲并不好。散文性的东西在现代诗歌的表达里有弊端也有长处,比如它有时太过浅白和口语化,会令人觉得俗浅,但它同样也具有一个无法替代的优势,就是能把现代人对事物微妙细致的变化的把握以及真实、独特的心理认知呈现出来。
我们大家欣赏古诗,一说到古诗必然想到唐宋,唐宋之外的古诗写得好不好?可能也很好,也有非常天才的诗人,但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唐宋已经是古诗的巅峰时期了,后来的诗有点像狗尾续貂,只有花样上的一些翻新,没有什么新意了。我觉得这可能就说明一个形式它总有用尽的时候,再好的形式都有它的局限。到了现代,对一个现代人来说,现代诗的有些东西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古诗的形式以及古诗所提供的那种便利或能量。现代诗人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来理解和表达现代世界,这个新的方式就是散文式的东西。正如刚才所说,散文性是新诗绕不过去的一个点,它或许是瑕疵,但也包含着细腻独特表达对特殊事物的认知的巨大优势。
第二,形式自由。现代诗的形式特别自由,它不像古诗那样有固定的体式,古体格律,在句法上有对仗、对偶,在音韵安排上有平仄,有一个让我们容易遵循的尺度。大家普遍觉得现代诗的表达太过自由,但要把这种形式是好是坏说清楚可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一个简便的办法,就像我刚才说的,如何理解这种形式的自由?就像一个女孩子逛商场,一个人逛早市一样,普通人基于自身的鉴别能力,经过大量阅读了解现代诗的自由形式,自然能品出它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诗歌的内容。当我们对文学作品或诗歌进行理解的时候,总是有一个对明确意义的期待,特别是对唯一意义的期待。但是正像我们刚才所讲的听音乐、看电影、欣赏美术作品,包括看风景一样,这些活动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意味,无法归纳成一种意义去表达清楚。英国的一位美学家讲过一段话,大意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作品可能有形式上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形式上是有一定意味的,但是在内容上就不要去追问它唯一的意义在哪里。在对待诗歌的内容上,你要把它看成一个有意味的形式,从整体去玩味、把握、理解,总能凭自身心智给出自己的体会。
第四,诗性。古代的诗歌有一种天然的诗意,古代的诗学是追寻记忆的诗学。古人把生命的情感、情绪通过古诗转化为文化记忆,在这个过程中过滤掉了大部分负面情绪,使它成为一段美轮美奂的记忆。但诗学是在特定历史空间中产生的东西,它虽然在今天得到了传承,但我们现代人的生存感受与古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记载着古人生命情绪和内心意识活动的古诗被提炼成了一种文化记忆。如果现代诗也用古诗的意境和画面去表达,那就会非常单调。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分离,对吧?它有不同的存在,不同的侧面及不同的美。大部分古人的诗意在现代社会的诗歌中被转化成了一种诗性的洞察,这种洞察就是现代人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关系的洞察。
诗性的洞察包含着诗意。比如说,一个现代人去写秋天,写秋月,可能能作出一种诗意的表达,但是当他需要去表现现代社会的一些主题时,比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要把它们都转化为富有诗意的,有意境,非常美轮美奂的内容就存在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它不真实,对吧?就容易造假。所以现代诗歌的美学是真实的美学,它追求生命的觉醒,对这个世界存在的各种矛盾的事物非常有穿透力,但又不是那么纠结,是像高屋建瓴那样的一种智慧的把握。你能理解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也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在哪,这就是一种对世界的洞察。就像我刚才讲的,一个人,你不一定非要弄清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才能跟他打交道,往往真正弄清楚的时候,你会把别人和自己都搞得很累,而且很可能你的判断标准、尺度本身就有问题。
第五,结构。现代诗具有一种戏剧性的结构,它像是对一个现实场景或事件的再现。在古诗中,古人把大多数人的生命情绪和情感拉到很遥远的距离,转化为静止的画面,让读者去静静领会它的意境,通过融会贯通去理解它。而我们要面对的现代诗则呈现了一个戏剧性的生存场景,那个东西可能离我们很远,也可能离我们很近,有时候甚至跟我们没有区别。读了一首诗之后,通过作者的描写,你可能就已经身临其境了。
第六,矛盾。现代诗歌的修辞遵循一种反讽的逻辑,使用矛盾的语句。或者说是讲反话,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背后还包含着另一个或更多的意思。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敏感度。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顾城的《墓床》,我想大家对这首诗应该都很熟悉。
墓床
顾城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光看题目我们也能知道这首诗大概的主题向度,它写的是死亡,对吧?“墓床”,诗人把墓和床并列起来作为题目,反映了他对死亡的独特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说墓穴、坟墓、坟场或坟丘,很少有人会把墓称为床。坟墓里为什么要放一张床,床是干嘛的?是用来休息、安眠的。诗人把墓和床两者联系在一起,说明在他看来,死亡可能有一种极其特别的感受。这首诗的语言不是对偶句,非常散文化,是对一件事带有记录性的描绘和呈现。它展现的画面显得很安静,其实包含了很多动作在里面,包括过程性的动作,观察视点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变化,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世界。
先看第一句:“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这是写怎么对待死亡。我们知道人对死亡有一种原始的先天的恐惧和焦虑,对吧?人怕死,死亡对人的日常生活来讲是巨大的焦虑,但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呢?知道人会死,但并不觉得悲伤。在第一句诗中,他已经传达了自己的观念,纠缠萦绕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对死亡的无端畏惧和焦虑,对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以摆脱的事情。死亡该降临时就降临,诗人很坦然,不会悲伤,甚至好像不会被触动。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悬念:一个人为什么会这么看待死亡?这样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对我们有没有启发?我们不一定能接受他的哲学立场和生命观念,但当看到有一个人,他对死亡跟我们有不同的想法时,能不能使我们在面对和应付死亡时得到一点点启发和参照?
下面诗人解答了他为什么不悲伤的问题,或者说他看透了什么才达到了宁静坦然,近乎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讲:“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着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如果大家阅读古典诗歌的话,对这两句诗里使用的意象应该都非常熟悉,对吧?比如古诗在写死亡主题时,经常会用到“松”这个意象。他说:“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这是“我”不感到悲伤的原因之一,常青的松林代表了“我”的愿望,“我”对世界的所想所愿都已经安顿好了。
光是这一句还有点抽象对吧?怎么安顿的?他下面的两句诗更进一步做了解释。“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大家一定要注意他的地理位置是在海边。“下边有海”是什么意思?墓所在的地方一定是高于海面的,而且还高的不止一点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远看像水池”,这个应该是在距海很远的一处悬崖峭壁上,或者海边很高的一座山的半山腰上看过去的感受。这句诗把中国古典诗歌里的登高主题化入其中,俯瞰的视角与杜甫诗里讲的“一览众山小”有些相像。能够站在高点去俯瞰这个世界,也是他获得安慰的一个原因。俯瞰的视角不是狭隘的,而是像广角镜一样宽广的,所以才有大海“远看像水池”的视觉效果。基于这样一个宽广的视野,“我”已经见识了很多的事物,有了宽广的胸怀。另外,这里面还包含了征服的过程。我们通常讲“海”,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学或古典文学里,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们是陆地文化,海跟“异”的意象有关。中国古人对海有很多联想,比如《山海经》。在古人的印象中,海是和陆地上的这种比较安稳的田园文明相迥异的存在,是波云诡谲非常凶险的。但在诗人的视野里海是什么样的呢?通过俯瞰的、宽广的视角,原本大自然中不可把控的充满危险的大海成了一个水池。我们参观寺庙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里面有莲池,对吧?水池是什么?养点莲花,放几尾金鱼,它是非常和谐的存在。他把凶险的存在转化为一个和谐的存在。
“一点点跟着我的是下午的阳光”,我们再去体会这句话。一点点跟着我的是什么?是死后的阳光。你要注意,这不是一个活着的人说的话,这是一个死者从墓穴里发出来的语言,但它也不是遗嘱,更像是一个经历了轮回的人的一种生命感受。说这些话的人表面上是死者,但是还有对这个世界的感觉,他还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变化,特别是天光,普通人经常会忽略这一点,但是他可以觉察到。于是他说:“一点点跟着我的是下午的阳光”,就是午后缓缓移动的阳光,在松林间制造阴影的阳光。
所以他不悲伤的原因是什么?一是他找到了参透世间变化的一个制高点进而看透了世间的变化;二是他与自然融为了一体,与自然生命的荣枯轮回融为了一体,不再觉得孤单。我们为什么经常纠结于生死呢?就是觉得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了,但是诗人不是这么想的,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你能摆脱悲观,去想象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生命的轮回的话,可能你就能摆脱纠缠在我们生命中的死亡阴影。
下面他又讲了不悲伤的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跟“人世”“人时”的关系。“人时”是我作为一个人生存的时间,是有限且短暂的,这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没有什么好焦虑的;另外,“人世很长”,是说人类的存在或生命的存在很长。这种短暂和永恒之间的关系自有天道来安排,你不必为此悲伤,顺应它就好了。怎么顺应呢?“我在中间休息”,“我”的肉体已经消亡了,但是“我”没有死,因为“我”有一种跟自然融为一体,生命得到了轮回的感受,就好像“我”的生命能量和感受力已经超越了生死的世俗界限。所以“我”只是在休息,与生死无关。
最后这几句他说得非常普通,但是你去琢磨他的话,也是非常有深意的。假设这时来了一拨游览的人群,他们穿过松林,从海边的墓穴中走过。走过的人在议论纷纷,这也是死后的“我”听到的他们的谈话。他们中的一些人说“树枝低了”,另一些人说“树枝在长”。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旅游者都是走马观花的看客,他们没有看出转换生死观念的视角可以令一个人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永生”。“我”可以从另外一个世界知道这个世界在做什么,但我们这些看客如果不能觉悟,只能看到松树树枝的变化而看不到它背后蕴含的生死逆转的话,就永远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慌。
刚才我只是用自己的理解对这首诗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真的用心进一步解读的话,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产生很多很多其他可能的联想,给出更微妙、更精彩的解释。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诗歌陈述的画面包含一种心理上动态的感觉,即戏剧性。在一个看似简单的文本里,作者用了很多上下、长短的关系,生者和死者的关系,“我”跟“走过的人”(看客)之间的关系。如果大家静下心来,抛开偏见,在保持对现代诗语言的好奇及敏感的基础上不断去追寻,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讲,想表达什么意思,可能还有什么含义,我们都能给它一个非常独到、独特的解释。当然我们刚才讲了,《墓床》的作者是顾城,他的生死观或者说哲学观与中国古代的道家相似,我们可能并不赞成道家的生死观,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摆脱对死亡的恐惧的适当途径。我们有时候太在意生与死的问题,蝇营狗苟,把自己搞得很累,对吧?其实换一种眼光,跳出那个范围,你就能一下子获得解放。
这首诗运用了散文的表达,虽然句法上按照中国古典诗的句法,也有类似对偶的语言上的安排,但形式相对来讲比较自由,基本上属于自由体式的表达。通过这首诗我还想说明一点,其实用非常普通的现代汉语就能把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非常丰富且足够深刻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大家要抛开一个偏见,就是觉得用现代汉语写出来的东西,用散文的语言写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味道和内涵,其实不是。此外,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们虽然是现代人,但身上传承着民族的血脉,可以说,我们在对诗歌的表达上拥有一种先天的天赋,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都能够写出含义丰富的诗歌作品来。
再讲一首可能稍微难一点的,在语言表达上比较怪异的现代诗《腹语术》。这首诗是现代派女诗人夏宇写的,她可能被人认为是台湾最优秀的几个女诗人之一。
我们都知道腹语在汉语里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作者在后面加了一个后缀:术。腹语本身就跟心有关,再加上一个术字实际上就把心术和腹语叠加在了一起,你可以就此做一个大胆的联想,就是以腹语为心术的一种不便公开表达心理想法的情境。大家再想一想,在汉语里我们什么时候会用腹语,一般是在对方特别强大,我们没法公开跟他进行较量的时候,比如基于某些日常伦理,如果公开表达出来的话,好像会有辱自己的尊严的一些话。还有一点什么?腹语不是普通人交流时用的语言,对吧?刚才我讲了,在现代诗歌里,诗人对词汇日常含义的使用本身是一种近似反讽、超常规的使用。那我们来看诗人使用“腹语术”这个词是想表达什么,先来看一下整首诗的内容。
腹语术
我走错房间
错过了自己的婚礼。
在墙壁唯一的隙缝中,我看见一切进行之完好。
他穿白色的外衣
她捧着花,仪式、许诺、亲吻
背着它:命运,我苦苦练就的腹语术
(舌头那匹温暖的水兽驯养地
在小小的水族箱中蠕动)
那兽说:是的,我愿意。
这首诗是不是比《墓床》理解起来要复杂?我刚才讲了,顾城的诗里化用了一部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甚至古诗里的诗意逻辑,因为顾城喜爱古诗并且读过很多中国古典诗歌。但是《腹语术》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它完全是一首现代诗。
初看上去,你觉得她写的是什么,有些茫然,但是如果静下心来去把握,还是能找到很多线索。诗人在诗中给读者留下了线索,她想表达什么,在诗里其实有过交代。
先看婚礼这个词。她写了一个仪式,婚礼进行的场景: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她捧着花,仪式、许诺。联系这几个意象去推理,我们知道诗人想表达的东西跟婚礼有关。那到底是什么呢?再看“走错”“在缝隙中看见”,那么这个错误跟婚礼产生了联系。另外,通常正在进行的婚礼是生命中非常幸福美好的事情,而诗人在表达婚礼场面的时候不是公开坦然的旁观,而是透过墙壁唯一的一个缝隙像窥视者一样,好像你要是错过这个缝隙就看不见了,只有那个缝隙可以看见这样一个场面。到这里,诗中婚礼的场面已经发生了一个矛盾,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婚礼的场面应该是周围布满了白色鲜花,人们都带着非常灿烂的笑容的一个很欢乐、很阳光、很明媚的生命场景,怎么会跟错过和透过缝隙去窥视有关呢?她想窥视的真相是什么?诗人想表达的一定是她自己对婚礼的一个见解。为什么不能公开表达?可能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诗人觉得如果公开表达的话会遭到反驳或泼污水等种种反对,或者她仅仅是想表达对某一个真相的参透,并不想跟大家交流这个东西,也不想把她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大家。她觉得大家没有认识到这件事背后的真相,所以后面用了“背着它”这样的说法,这也是一个代表着不和谐的意象。透过缝隙看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背着它好像带有一点儿背叛的含义,或者说阴影,是跟阴暗面有关的事物。她看见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有点像卡夫卡小说里《变形记》写到的那个场景,昆虫变成人,人变成昆虫,这种身份和人格上的转换。
这里出现了一个水兽的意象。诗人是怎么写的呢?“驯养地,在小小的水族箱中蠕动。那兽说:是的,我愿意。”举行婚礼的时候,公证人会问女方愿不愿意嫁给他,问男方愿不愿意娶她,双方都说“是的,我愿意”,诗人这里借用的是这个语言。那么诗中是谁在说呢?这句话本来是新郎和新娘对彼此的承诺,但诗人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看到的既不是穿着白衣服的新郎在说,也不是捧着鲜花的新娘在说,而是“兽”在说。这个“兽”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是舌头,非常温暖甜蜜的“小兽”,被驯养,被调教得非常乖顺。它的活动范围是在天地间一个广阔的范围里吗?不是的,它在一个水箱里面,是密封的空间。水箱的意象包含着隐喻,与牢笼和囚禁有关。下面这个词用得更加令人不舒服,“兽”的动作是像非洲猎豹、非洲羚羊那样雄健地奔跑吗?不是的,它像蛆虫一样在那边蠕动,对吧?所以把几个意象叠加在一起看的话,我们就知道这首诗大致在表达什么样的含义了。
我讲一下诗人夏宇的生平吧,了解她的生平对理解这首诗可能会有所帮助。夏宇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女诗人、女艺术家,她可能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结婚,那么她为什么没结婚呢?我们可以去猜想,也许她对婚姻有自己的看法,而这首诗,就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
她想象自己在梦中经历了一场婚礼,她走错了房间看到正在进行的婚礼场面:新郎穿着白衣服,和另一个手捧鲜花的她按部就班地完成婚姻仪式。那个在错误的房间里的她通过唯一的缝隙去窥视,看到了什么?在做着庄重承诺的两个人本该很幸福,但在她眼中他们的形象却非常模糊,并不真实,像水族箱里被驯养的水兽,可能是两尾金鱼或是其他什么东西。水箱是一个会布置得很漂亮,非常温暖的带点囚笼色彩的环境。在诗人眼中,作出承诺的人已经变成水兽了,当他们说“我愿意”的时候,是在表达生命的真实意愿吗?能承担得了那份责任,接受一切后果吗?或许诗人认为婚姻像是在做游戏,而像她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则不愿意玩这种游戏,因为她觉得如果做一个真实的承诺的话,她没法保证自己永远是当初那个许诺的人。
大家想想,在日常的伦理观念里,这种想法肯定会遭到很多人反对,对吧?包括我自己也会反对她,因为我觉得婚姻可能是存在很多问题,但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美好的体会。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是坦然一点,把它当作一种命运,遇到了就是遇到了,没有必要刻意回避它。所以从理智上讲,我会反对她。但是基于一种生命体验,或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真实的个人观念,婚姻毕竟是一种法律关系、社会关系,它确实会对一个人的独立生命构成某种程度上的束缚。这个束缚能转化成好的东西,也可能真的变成一个恶魇。基于对一个个体生命对婚姻这个东西的理解的尊重,也不能说她错了,她有表达自身立场和见解的权利,她认为大部分婚姻可能都得不到一个好的结局,或者可能对生命独立是一种束缚,又或者我们的很多东西都在婚姻里被磨损掉了。
她这样的一种婚姻观念没办法直接表达出来,你说她写一首诗,我反对婚姻,给出一二三四点理由的话,这也不是讨论的事情,所以她只能通过非常隐晦的方式来表达,把她那种独特的生命体验说出来,说她不愿放弃生命的独立性。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里,她的见解都是一种非常特异的见解,或者说她的存在是一种特异的存在,不可能被社会伦理所接受。如果一个社会足够开放,这个东西可能被包容,但是尽管此,它仍然是个怪异的存在。但是她作为一位诗人,一个非常敏感的生命个体,她认识到了自由和独立的意愿对一个人的生命权利来讲是非常珍贵的,失去它可能会造成严重、晦暗的伤害;同时它也是脆弱的,真的很容易受到束缚。
我刚才讲的这首诗,包括很多其他的现代诗,一开始接触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很怪诞,因为它反映了一个个个人对世界的理解。而古典诗歌主要是古人对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段的理解。二者属于共同的诗歌文化,古典诗歌需要达到一种可以静观的美的意境,如今已被提炼成一种文化记忆;现代诗歌很开放,尊重个人表达的权利,特别是个人的独特感受。正因如此,我们在阅读现代诗的时候会觉得诗人总是在用个人象征表达着个人感受,理解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障碍。但是其实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不管再怎么具有个人风格,再怎么偏僻,它总有一个张力,经过大浪淘沙一样的过滤和清洗,终究能把个人化的东西拽回到一个可以理解的范畴里来。
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