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代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
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世界各国“当惊中国殊”。那么,在新时代,中国到底为世界贡献了什么?我们认为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中国为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中国为世界贡献了思想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什么最有力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什么流传最久远?毫无疑问,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思想最有力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流传得最久远。雨果说,“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拿破仑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败在思想手下”。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这些论述说明了思想是最能改变世界的。一个人如果有思想,就会力大无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有思想就会影响深远。纵观历史,我们记住的都是思想;回望各国,对世界影响大的都是有思想的国度。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了科学预测和设想。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都是著名思想家的思想。
据报道,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中国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因为中国今天出口的是产品,而不是思想观念”“即使中国在快速的经济崛起,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物质生产大国,但是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仍然是个无需重视的小国”。
初看起来,撒切尔夫人的话多少有一点道理,因为近现代以来,英国的牛顿、达尔文等学术巨匠的思想确实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而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低潮期,未能出现影响世界的思想家。但是在新时代,中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14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会议高度评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自2014年9月出版发行以来,一直受到持续关注,在国际上引起热烈反响。至2017年11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24个语种、27个版本、660多万册发行量覆盖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受欢迎程度是“40年来没有出现过的盛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2017年11月7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截至2018年1月12日,该书全球发行超过1000万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分为17个专题,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产生的巨大影响,再一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驳斥了世界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中国的诽谤和嘲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贡献给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将引领世界发展的新潮流。
(二)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发声,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外交场合都形象地阐明中国解决世界问题之道。正是中国的积极发声亮剑,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在解决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被写进联合国的许多决议中,这表明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支持和响应,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哪些中国提出的解决世界问题之道被广泛认同呢?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这项联合国决议中。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第2344号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载入安理会决议。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被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2018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通过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人权领域对话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这是在联合国系统文件里,第一次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项中国理念同时写入。
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理念已成为凝聚世界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清晰显示出蓬勃葳蕤的品质。
二是“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4月,中国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签署意向书,双方将共同规划推进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的具体行动,推动沿线各国政策对接和务实合作。2016年9月,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政府与国际
组织签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是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创新。2016年11月,联合国大会首次在决议中写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决议得到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发展政策战略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一带一路”能够“唱响”联合国舞台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一倡议和联合国当前工作及未来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与联合国会员国的共同利益高度契合。
三是“共商、共建、共享”。这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指导原则。2017年9月11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首次将这组中国词语纳入联合国文件。在“联合国系统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议题下,第71届联大通过“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要求“各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联合国作用”,同时重申“联合国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上述理念以及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4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这一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了创新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已获得广泛国际共识,中国方案再次为全球问题贡献智慧。
联合国决议陆续纳入中国理念的背后是中国对世界日益增多的贡献,体现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智慧。
(三)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具历史使命的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和稳定器。2013-2016年,4年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7.2%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年均增速,也明显高于世界经济2.7%的年均增速,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
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拥有量以及国际专利,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对世界技术创新贡献率超过40%。
三是在绿色生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已经跃居为世界最大的绿色能源投资国、生产国、消费国和绿色技术发明国,对世界绿色能源的贡献率超过40%。
四是在文化文明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空前弘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全体人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提升。
五是在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全面参与全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说明了在新的历史航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准了世界跳动脉搏,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课题,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在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生态文明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中国家怎样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推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等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拓展,大大提升了中国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那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如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又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什么样启迪和借鉴?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力量,这种力量又是从何而来?这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在于,通过改革开放和勇于创新获得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一)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邓小平同志曾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改革开放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打破旧体制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得以又好又快地发展。说到改革开放,有人曾做过统计,认为改革开放是当今中国人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全方位、多方面、宽领域的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还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通过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了从封闭保守到解放活跃,从僵化落后到勇于开拓的重大转变,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改革创新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和实干兴邦精神。改革开放使得整个社会活跃起来了,人们能够自由地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进而大大增强了社会的创造活力。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改革无疑是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之源,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改革为起点,改革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勇于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必须通过改革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自身寻找发展动力,而不能依赖外部力量推动本国的现代化;同时也要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要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立足自身,获得现代化的内生发展力量,也要通过对外开放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通过勇于创新推进现代化
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只有勇于创新才会有所突破,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持续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之中,创新发展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形成持续不断的发展新动力,从而突破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党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推动创新发展,必须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因为创新能够释放新的发展需求,能够创造出新的发展供给,激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生命力,为实现现代化培育发展新动力。
推动创新发展,必须不断拓展区域、产业、基础设施、网络经济、蓝色经济的发展空间。只有推动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实现现代化开拓发展新空间。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要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走向现代化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40年来,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国情相适应,如何借鉴以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当今的中国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着眼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依据也是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我们党不论在哪一阶段的指导思想,归根到底都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
(二)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真理,我们更不能把真理在某个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体结论和观点看作是不变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方面,我们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得来的,对于客观的、规律性的认知我们必须遵守;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它反映了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国的大变动、大调整、大发展时期。随着时代的演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明确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着眼于时代的变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理论思想,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追赶时代进步的潮流,以最积极的状态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必须面向世界,同时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的问题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世界的格局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从当今世界格局来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谋求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更是大势所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吸收和引进西方科技、文化等内容的过程中要善于鉴别,改革开放是有限度有选择的开放。
此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历史与现实早已证明,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最适合中国,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使中国发展进步。只有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改革开放的事业才能不断前进。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中国家怎样实现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时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特点。比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就是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要看到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也面临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但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任重道远;世界经济逐渐走出国际
金融危机阴影,但还没有找到全面复苏的新引擎;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中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阶段,但支撑高水平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的体制和力量仍显薄弱。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
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是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
四是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
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原则、重大方针,是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保障。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就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在农村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就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农村在经济、生态文明、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具体要求。
对比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更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生产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是产业兴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村容整洁,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是生态宜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管理民主,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是治理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生活宽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是生活富裕。
产业兴旺是要紧紧围绕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是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田园风光。乡风文明是要推进农村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道德、树新风,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生活富裕就是农民有持续稳定的生活来源,经济富裕。
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中产业兴旺是第一位的,也就是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这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中包括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建设,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
(三)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关于城乡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城乡融合思想。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1万美元,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60%。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我国城乡关系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在城乡关系中,我国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并在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面明确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意味着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即在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上不仅仅是一体发展,而且还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农业的内涵不尽相同。从现代农业内容和实现途径看,主要有三点:第一,资源配置
市场化;第二,生产手段科技化;第三,农业产业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产加销环环相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农产品的商品化、农村服务的社会化全部纳入农业产业化中。农村现代化不仅需要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农村二三产业现代化。在农村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最重要,关键是教育农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好民族问题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当代民族问题既有抹不去的历史痕迹,又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民族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安全与格局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现代世界最令人困惑和让人棘手的现实问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西部和边疆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正确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民族关系始终是我国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民族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从现实情况看,应着眼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改善民生与凝聚民心相结合,使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使一体多元的格局更加完善,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更加牢固。
(一)坚持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增强道路自信
道路问题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里最根本的构成。在“如何正确看待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上,中国当年没有照搬苏联,今天也绝对不可能照搬西方那一套。事实证明,在涉及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根本原则和基本遵循、根本性问题上,决不能左右摇摆,决不能被外国民族思潮牵着走,决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制度模式。
(二)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反对民族分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是当代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要看到,反分裂斗争在我国有些地区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必须坚决遏制和依法打击各种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警惕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所谓“民族”“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图谋,抵御错误思想的渗透和影响。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就是要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关键,进一步巩固各族群众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使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筑牢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同时也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心田,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汇聚爱国之心,陶冶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增强对党、对祖国的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
(三)增强文化认同,铸牢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通过民族文化认同感来获得和增强的。5000多年来,我国各民族文化互相吸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交融,如条条支流汇聚江河,奔涌向前。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北方草原文明等文明形态,辉煌灿烂的遗址、王都、庙宇、石窟、岩画、彩陶等有形民族文化遗产,令人神往的民族节日、服装、史诗、歌舞、绘画、戏剧等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像繁星闪耀在中华文化的天穹。
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这是形成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强大的粘合剂,是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所在。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加强文化认同上下功夫。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培养和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是加强文化认同的根本,但难处就在如何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人们的实际行为中。
从实现途径上看,应当在“主导”“引领”和“体现”上下功夫。“主导”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民族文化中成为“主心骨”;“引领”就是使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体现”就是融会贯通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中去。这样才能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各民族特色文化,不断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当然,强调共同体意识决不是搞同化,而是要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节日风俗等,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
(四)增强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关系之上的。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全心全意解放各民族、团结各民族,真心实意繁荣各民族、发展各民族,实现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在不断上升。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切实加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任务艰巨而紧迫。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
当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是要取消民族差异,而是为了各民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互相取长补短,推动各民族的发展进步。
(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然要求。经过不懈努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但也要看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在民族地区。
这些民族地区大部分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贫困状况严峻,是全国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
(六)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讲,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必须始终把团结群众、争取人心作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重在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实行一系列顺民心、得民意的方针政策,赢得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要见物见人,增进感情,融化人心。这方面,需要不断增强人文关怀,真情实意地“接近、贴近、亲近”少数民族群众,带着真挚感情,怀着关切之意,深入细致地做群众工作。
在政策导向上,要十分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到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同时,也要坚持走民族工作社会化的路子,动员社会方面力量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一起共创共建,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依法治国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更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司法规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大步迈向新境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国家的核心与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的本源,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的,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厉行法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确保国家、社会生活以及人民群众在正常合理的法治轨道内运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体现了中国的国情条件,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前进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切实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才能彻底解决法治领域内的痼疾,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渴求与期待。
(三)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历史性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法治领域改革正在砥砺探索奋进中,并取得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推进中国新一轮法治领域改革作出全面统筹规划,标志着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法治领域的改革不仅涉及立法层面,更涵括了司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这些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调整和重设,其触及利益之深刻、涉及部门之众多、影响范围之广泛,都是以往历次改革所难以企及的。因此,“必须直面问题、聚焦问题,针对法治领域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社会各方面关切”。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胆识破解制约法治建设的难题,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以及法治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
(四)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不懈奋斗并致力于达到的目标,实现司法公正,必须继续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1.加强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司法体制改革事关全局,必须坚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强顶层谋划,自上而下有条不紊地推进。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鼓励基层的首创精神,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推动地方实践,实现制度创新。
2.将司法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定位在“深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切实在“深化”上下功夫
要敢于涉足司法体制的深水区、敏感区,善于突破司法体制的所谓“禁区”,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切实解决那些制约和束缚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体制问题。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3.司法体制改革应当体现尊重司法规律和司法属性的价值取向,注重人民司法的科学性、规律性和客观性
在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于国家侦查权、审判权、检察权、执行权的合理分工与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公检法关系基本原则的时代内涵,调整并优化它们之间的职权配置,使之相互制约与平衡;继续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效率;通过健全和完善高效的司法执行制度和执行合作体系,提升司法执行力,保障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信力。通过深化改革使司法制度及其功能真正体现司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属性特征。
4.在宪法框架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开性,强化司法专业化和职业化
要摒弃司法行政化、地方化和官僚化色彩,注重发挥司法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权利救济和定分止争作用。同时,在法院和检察院内部,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法官、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权责利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有职有权、独立行使、权责统一、高效权威,从根本上树立和维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公信力。
(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夯实保障人权法治化的社会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这是执政党第一次把“全民族法治素养”写入党的最高行动纲领,蕴意着把法治文化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用新时代法治文化的力量,创新法治文化宣传,让法治理念家喻户晓,让“看得见”的法治形式内化为内心的法治信仰,外化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
新时代,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我国社会出现众多新问题、新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必须依靠全民族法治信仰的提升。同样,法治国家的实现,公平正义的全面彰显不仅仅依赖于国家层面的良法善治,更需要社会层面的全民族法治素养的提升,需要民众力量的推动和守护。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法律所以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法律权威内生于每个人内心的认知和虔诚的法治信仰,法律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法律权威的树立更需要民众自觉来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育、法治文化的建设与依法治国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首先,要增强全体民众奉行法治的主动性和踊跃性,培育全体人民的法治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形成学法守法尊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诚守护者和传播者。其次,塑造全民族法治信仰和法治理念。在健全普法教育机制、创新普法形式的基础上,侧重对社会反响大、群众关注度高的生动典型案例进行法理阐释和宣传,增强民众的法治意识,使民众信法服法靠法用法。同时,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感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做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一)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正向思想引导
加强引导、教育、
培训,从根本上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的观念。组织政策宣讲会,在基层成立“精准扶贫讲习所”。利用集中宣传,采用村广播、手机短信、发传单及上门入户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宣讲效果。组织开展“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2.大力加强技能培训,增强个体发展能力
加大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用工技能培训,确保他们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搭建就业与技能培训平台助力精准扶贫。建立长久的经济服务体系,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让贫困户掌握更多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提高文化、科学素养。通过职业教育、农技推广、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大农民培训,拓展农民视野,培养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利益分享机制
一是支持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对接。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对接,通过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入股企业,与贫困户建立“保底分红”“二次返利”“优先就业”等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强化产业扶持力度,形成收入倒逼机制。对于有创业意向的贫困户,帮助化解技术、资金等困难。通过“三变”改革让农民职工化、生产标准化、生产过程生态化、产品品牌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优化精准识别机制
第一,对不同类别的贫困村实施不同类别的减贫支持政策,扎实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从户级层面扩大到行政村层面,在村级层面实行“应保尽保”和“应扶尽扶”,对列入国家禁止开发区和部分列入限制开发区的贫困村“以保代扶”,推行政策性帮扶措施实现精准扶贫。
第二,在国家现有自上而下测算贫困人口规模基础上,同时采取自下而上的贫困群体识别参与制度,修正和确定贫困人口的规模,让所有贫困人口都能被识别和确定。
第三,在贫困户识别环节推行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贫困群体识别方法,让社区群众代表(社区推荐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村民代表)和贫困户(申请者)直接参与到贫困群体识别过程,确保贫困识别过程公开、公正、透明,并且可核查和可追责。
(三)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为了改变贫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应先做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准备。首先,加快贫困地区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防范改革过程中出现系统性失约风险。其次,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四)加快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
推进生态补偿法制化建设,要总结积累各地实践经验,尽快以法律形式将补偿范围、对象、方式、标准、组织体系、考核办法等的制定和实施确立下来,促进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五)强化教育扶贫
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快完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优先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大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新建改扩建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强化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强化师资培训,通过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强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六)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提高中央财政对农村低保的投入比例。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实行中央调剂金制度,对贫困户提供缴费补贴,提高农村养老给付水平,加大机构养老投入,提高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能力。降低慢性病起付标准,加大农村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村地区医疗人才的引进。
以上讲的这八个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党在十八大以来独立自主、开拓进取,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相信,中国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