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8月28日,“与改革开放同行”系列智库
论坛第三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主题为“改革开放40年汇率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协调办公室承办,新华网思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会上发言时表示,汇率高度复杂,没有任何一种汇率理论能够成功解释汇率的现实波动,因此,不应把太多精力放在计算汇率水平上,而应更关注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供求决定均衡汇率。他认为,汇率是整个
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与汇率机制的发展应协调并进。
以下精彩观点根据现场实录整理:
汇率:重水平还是重机制?
汇率决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它涉及水平和决定机制两个侧面。我们更应关注汇率水平,还是关注其形成机制?我的答案毫无疑问是,更应关注机制。
关于汇率有很多的理论,至少五大类、十几种,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种汇率理论能够成功解释现实的汇率。所以,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我们要向实践致敬;在模型和市场之间,我们更要敬畏市场。
汇率是一个开放型体系。大家知道,做模型,体系越封闭越好,而汇率非常开放,各种各样的金融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甚至心理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所以,没有任何一个汇率理论能够有效解释汇率的现实运动。
我们主要应关注汇率的形成机制,应当致力于创造能够不扭曲汇率形成因素,并能充分展示这些因素的机制。把太多精力放在汇率水平的计算上,得不偿失,因为汇率不是算出来的。我们要向市场学习,要致力于建立一个让人民币能够充分展示购买力的市场机制,然后让它和别的国家的货币形成汇率体系,并让这个汇率体系引导我们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
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下一步的重点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大环境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环境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这些“周边环境”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重点在建立有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微观市场结构上下功夫,包括参与者、工具、交易机制、交易市场,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等各种制度规定等,在所有这些方面,我们都有很多事要做。
我们今天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当水平和机制放到一块讨论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是重机制,就要把改革置于第一位。
保储备还是保汇率?
汇率问题与外汇储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制定汇率政策始终回避不了的问题之一就是,当对汇率的冲击发生时,我们究竟是保护储备还是要维持汇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答案是不同的,不同国家给的答案也是不同的。我认为,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保储备应该比保汇率更重要。
现在大家说汇率问题的时候,比如中美汇率,对象国是美国政府。事实上,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问题上,美国政府及其政策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国际私人资本可能更为重要。国际资本在看大势,赌风头,它们要从中牟利,亚洲金融危机可以看得很清楚。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新一轮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并不明确归属于某个国家的国际私人投机资本,它们富可敌国,甚至敌过很多大国,这些国际私人资本肆虐,就会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搞得十分混乱。国际私人资本遵循的是市场规则,国与国遵循的更多是政治规则。因此,针对汇率问题,主要关注对象应当是国际投机资本。要弱化它们的恶意冲击,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市场搞健全,让市场很少能有大的套利机会、或者是获大利的机会,这样,汇率才能稳定。
总之,汇率是整个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到什么程度,汇率机制也应大致发展到这一程度,两者应该协调、统筹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