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福林:高质量发展中,为何动力变革是关键?
-
迟福林
专家介绍:迟福林同志,男,1951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
高质量发展中,为何动力变革是关键?
2月26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人出版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经济参考报》合作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高峰论坛暨《动力变革》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次论坛围绕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作为《动力变革》一书的主编,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发表了演讲,解释了为何要将“动力变革”作为主题,他提到因为在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动力变革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前提条件,要以动力变革来推动效率变革,进而促进质量变革,由此形成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下为演讲实录:
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为什么用“动力变革”作为本书的主题?
第一,质量变革是主体。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质量不高,尤其是在关键性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比,应该说有较大差距。所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变化,加快提升供给质量,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升级,已成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二,效率变革是重点。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经济增长中的低效率问题仍然存在,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书中对我们效率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数据,推动效率变革就是要填平各种低效率洼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第三,动力变革是关键。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之所以突出地强调动力变革,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要素成本上升、环境问题严峻、经济全球化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政府主导、要素投入、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不仅无法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而且会使高产能、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继续累计,进一步加大经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出现,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所以,动力变革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前提条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变革,就是要以动力变革来推动效率变革,进而促进质量变革,由此形成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高质量发展中,哪些发展动力要转型?
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我们究竟要解决哪些突出的矛盾?我在这里简要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交织融汇,不仅成为推动新时代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也日益成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务实选择。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驱动要素是创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快推进,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第二,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
比例较高的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与过去投资主导有很大的不同,进入新时代,拥有大量人口的消费大市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最大本钱。新型消费与消费大市场相融合,可以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从消费增长空间看,2016年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还不高,美国这一比重超过70%,所以我国的消费潜力仍然巨大。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升级不适应的突出矛盾,使消费结构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就需要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导向推进投资转型,进而实现供给结构调整,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健康、教育、医疗以及新兴产业,这样既有利于破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促进投资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这里我要强调两点:第一,我国的消费结构升级到了一个历史拐点。第二,不是为消费而消费,是以消费驱动投资转型,以消费来调整经济结构,释放我们的消费大市场。这不仅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再平衡的一个重要的亮点。
第三,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
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连续几年一直在强调服务业。我想这里主要说三点:首先,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是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普遍客观规律。其次,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型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服务型消费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到2020年,估计我国将初步形成以服务型消费为主的消费新结构,服务型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就是说,服务型消费的全面快速增长,将形成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最后,为什么我们制造业还不够强?我的看法是,服务业主导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从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看,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已成为其价值增值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创造的优势还没凸显,原因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以生产型服务业引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使工业发展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优势向创新驱动转变,是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根本途径。
第四,由总量发展导向向绿色发展导向转变。
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人们对优美生产环境及相关产品的需要日益增长,这也是绿色发展的重大机遇。所以,“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不仅需要开展环境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快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型,形成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新路子。
第五,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
从现实看,城乡二元结构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就是说,实现由城乡二元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已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我的看法是,进入发展新阶段,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如果到2020年,在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带来的新增消费与投资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巨大动能。这就需要以乡村振兴助力城乡和进程,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重塑城乡关系。
如何估计全面深化改革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有人问我,《动力改革》一书为什么没有一章是写改革的?这是因为我们这部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全面深化改革融入每一章。也就是说,进入新时代我们转型发展和改革直接相融合是一个大趋势。
当前,无论是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还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全球新竞争格局中形成新优势,都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口,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转型发展的主动。所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以振兴实体经济为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水平的实体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这个背景下,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深化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我这里主要有四项工作:一是在发展实体经济上聚力发力,重点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为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提供空间。二是推动产权保护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三是以打破垄断为重点优化营商环境。四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第二,以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环境。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历史交汇大背景下,全面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以加快形成“一带一路”倡议为重点的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二是以发展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外贸新格局,推动我国由服务贸易大国向服务贸易强国转变,我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服务业市场开放的问题。三是以开放创新为重点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新格局。四是以务实推进自由贸易为重点,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这方面需要我们务实地担负起重要的责任。
最后,将改革进行到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攻坚期。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结构性矛盾凸显,不可避免会带来某些阵痛。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不确定性明显加大,经济发展的外部挑战更为严峻,这都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时代、新矛盾、新需求,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北清名师网
京ICP备19057469号-4 手机:138112295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