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周其仁,男,生于1950年8月7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1989年至1995年在英美访问求学。先后在科罗拉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大学学习,获得博士资格。1996年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2001年起,每年春季在浙大任教,秋季在北大任教。大学毕业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所工作,主要为中央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中长期背景研究。 其间专业研究领域包括农村和国民经济结构变化、土地制度和乡镇企业发展,主要的成果包括著作两本,重要论文若干篇,并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等奖励。
中国的产品正面临一场“品质革命”
本文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为刘强东新书《品质经济:未来零售革命下的商业图景》所做的序,特此摘录,以飨读者。
教科书中的经济学有一个偏颇之处:老师们一代一代地教经济学,在黑板上讲需求定理、供给曲线,基本上都是两维的,好像市场就是一个价和量的关系,价格高,需求的量就会少,反过来如果价格低,需求量就会大。经济学中这个简化的量、价关系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厂家、经理和企业家。
首先,“量”成为衡量经济的一个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变成考核地方之间竞争、考核政绩的唯一指标的时候,它的偏颇就越来越大。事实上,GDP(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在假设商品品质都是好的,如此高速增长才是有意义的。实际上,如果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打了折扣,高速增长的速度也要打折扣,GDP赢家是不是真的赢了就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在企业竞争中,只强调价格战,这个竞赛的准则就偏了。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赢家基本靠价格低、数量大,所以我们市场上杀出来的赢家和英雄里头,有非常好的英雄,也有带病毒的英雄。所谓带病毒的英雄就是虽然数量大,但产品含金量低,这成为中国经济提升品质的阻碍。
黑板上的两维世界和真实世界有比较大的差别。真实世界不只是需求和价格的两维,消费者买东西,不光是比价,更在意质,更在意使用价值,在意这个东西是不是可靠、耐用,有没有危害。尤其是现代消费当中,持久性的,或者关系到生命健康的产品,品质的问题非常重要。
不要光喊创新、炒新概念,我们现在生产的很多产品,要是品质改善一点,提升一点,就有巨大的市场。
问题是,现在的市场对品质出价了,现有产品的品质满足不了内需,看看国外代购、海淘流行,进口消费品猛增就可以明白,这中间的鸿沟有多么大。那些东西我们都不会造吗?大部分都会造,就是品质上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在当下的市场看来就差大了。中国人到日本,不光买马桶盖,连“白色恋人饼干”都每人限购5盒,真够难为情的。我去北京新光天地的地下超市,90%以上是进口货,阿根廷的水果、德国的猪肉,应有尽有,再不发动一场提升品质的革命,中国的过剩产能将越来越多。
我们的消费品市场正面临一场“品质革命”,谁带这个头,谁就能发展上去。而据我观察,我们都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
所幸的是,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对产业界来说,下决心做好产品品质是很大的挑战,不仅是成本问题,企业的队伍、员工、产品标准、生产流程、企业文化等,做惯了廉价品就一条道走到黑,要扳过来非常困难,所以死后重生也是一个办法,否则可能改不动它。
在提升品质的过程中,流通环节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是很好的东西,消费者购买不到,当然需要有一些现代的商业技术、品牌营销手段克服这种困难。中国经济今天主要的问题,不光是做品牌的企业,哪怕很多领域对品牌不敏感,产品的品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恐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通过流通提升品质。
当前我国提升品质的过程中,流通是没有达到品质流通的要求的。正是因为流通环节的薄弱,造成向上的生产环节和向下的消费环节无法形成有益的正向反馈,使得整个经济体从规模上到能力上,都无法达到品质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