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晓:古时“富二代”是如何被教育的?
范蠡总共生了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是他迁居到陶、改称陶朱公之后出生的。小儿子长大成人的时候,范蠡家遭遇了一场很大的不幸,他的二儿子到楚国做买卖,不知何故,与人发生争执,而且不慎失手,把那人杀死了,被关进了楚国的监狱里面。按照法律,杀人是要偿命的。所以范蠡的次子犯的是死罪。
范蠡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天下首富啊。范蠡的老家也是楚国。范蠡又在越国当过多年的国家领导,朋友遍天下。要是别人有这样的条件,儿子被判了死刑,自己又是首富,财大气粗,关系又多,把儿子救出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即使救不出来,免除死罪,改判个无期、有期的,似乎也问题不大。
范蠡也确实派大儿子带了一大笔钱到楚国找关系活动,但结果却是,不仅没有把二儿子救出来,反而使他死得更快、死得更难看。
当二儿子的尸体被运回来的时候,全家人都悲痛欲绝,范蠡却是哈哈大笑。
范蠡的表现太奇怪啦!这不是一件好笑的事啊,他笑什么?难道说,他经受不住这个沉重的打击,被气疯了被气傻了吗?如果不是,他的笑声从何而来呢?
要想揭开这个谜底,还必须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当二儿子因为杀人,被关进了楚国的监狱里面,要判处死刑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范蠡的家人都急坏了,央求范蠡赶快想办法营救。
范蠡却显得非常平静,慢慢地说:“杀人偿命,理当如此。不过,我也听说,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我们家富有千金,可以不在大庭广众的市场上被处死。”
在人员密集的闹市处决犯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刑罚。这种刑罚,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例如,《周礼》就有“刑盗于市”的法律。在市场上,把偷东西的贼处死、或者执行其他刑罚。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警示,为了震慑老百姓;另一方面也对犯人表示侮辱,意思是不仅要剥夺犯人的生命,而且还要剥夺他的尊严,让他死也没面子。清朝的时候,经常在北京的菜市口处决犯人,就是沿用这种做法。范蠡说“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意思是虽然儿子依律当斩,但是也可以想办法让他死得体面些,不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现眼。
于是,范蠡准备打发自己的小儿子去楚国活动。范蠡拿出了千镒黄金,装在一个很不显眼的粗糙器具里面,用一辆牛车拉着。正当小儿子要上路的时候,范蠡的大儿子却站了出来,非要去不可。范蠡不答应。大儿子非常郁闷,就说:“在别的人家,长子就像管家一样。现在弟弟遭了难,父亲不让我这个长子去,反而让小弟弟去,这不是明摆着认为我无能吗?既然父亲这样瞧不起我,我干脆死了算啦!”说罢,还真的要寻死觅活。
范蠡的妻子急得团团转,对范蠡说:“现在让小儿子去,也不见得就能救出老二。如果老大再气出毛病来,有个三长两短的,那可如何是好呢?”
范蠡没有办法,只好改派大儿子去。范蠡写了一封信,让大儿子拿着去找一个庄先生,这位庄先生是范蠡过去的老朋友。范蠡又嘱咐大儿子说:“你到了楚国,把这些黄金全都交给庄先生,他要你怎么办你就怎么办,一定要听他的安排,千万不要和他争辩什么。”老大满口答应着,就上路了。但是他又担心一千镒黄金不够,临出门的时候,自己又私下带了几百镒黄金。
老大一到楚国,就打听庄先生。楚国人倒是都知道庄先生,但是庄先生的家却不大好找。在人们指点下,老大好不容易在靠近城墙边的一片荒地里,找到了庄先生的家。拨开齐腰深的荒草,才能走到门口,房子又小又破。庄先生和老伴,穿得破破烂烂,一副穷困潦倒的寒酸相。
老大原来还以为庄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呐,一看这副模样,顿时凉了半截。一开始他还以为找错了人,等到弄明白了这个穷酸龌龊的老头确确实实就是父亲让他找的庄先生,心里就想:父亲怎么让我来找这么一个人啊?!
心里虽然嘀嘀咕咕,但是老大还是按照父亲的嘱咐,毕恭毕敬施了礼,把信和一千镒黄金交给了庄先生。庄先生看了信,收下黄金,说:“我知道了,你赶快离开楚国回家吧,千万不要逗留。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了,你也不要问为什么。”
老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是越想越不踏实:就这么一个穷酸龌龊的老头,他自己都恨不得快要饿死了,能帮着我们办成什么事啊?于是,老大并没有按照庄先生的吩咐离开楚国,而是悄悄住了下来,拿出自己私下带来的那部分黄金,到处托人找关系,果然找到了一个颇有权势的楚国贵族,请他出面帮忙。
老大没有想到,人不可貌相。那位庄先生虽然身居陋巷,显得非常穷酸龌龊,但实际上却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隐士,他因为廉洁正直,在楚国非常有名。甚至包括楚王在内的王公大臣,都很尊重他,把他奉为老师。
对于范蠡大儿子送来的那一大笔黄金,庄先生实际上并不想要,就对妻子说:“这是老朋友范蠡送来的,我们暂且收下,以后有机会再还给他。所以千万不要动用。”
庄先生就找了一个机会,入宫拜见楚王。他对楚王说:“大王啊,近来我观察天象,发现某个星宿出现在了某个位置上,这可是对我们楚国不太有利啊!”
楚王非常迷信,又向来非常信任庄先生,一听庄先生的话,非常紧张,连忙问:“请问先生,我们怎么办才好呢?”
庄先生说:“办法倒是有,那就是实行德政,来消除灾祸。比如说,可以宣布大赦,少杀人,就可以感动上天了。”
楚王说:“请先生放心吧,寡人一定按照先生的教导实行德政。”庄先生告辞后,楚王就派人把储藏金银财宝的国家仓库密封起来,严加看守,准备宣布大赦了。
范蠡的大儿子找上的那位楚国贵族,听到消息,大喜,连忙跑来向范蠡的大儿子说:“好消息!好消息!国王要宣布大赦了,你弟弟马上就要释放出狱了!”
老大问:“何以见得啊?”
贵族说:“过去,国王每次要宣布大赦的时候,事先都要把仓库密封起来,以防止罪犯被放出来之后,会抢劫闹事。昨天晚上国王又派人密封金库了,说明马上又要大赦了。”
老大听了,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他认定弟弟得救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了,而弟弟之所以能够得救,完全靠的是这位楚国贵族出的力。那位庄先生,却丝毫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他顿时觉着送给庄先生的那一大笔黄金,简直像白扔了一样。他心想:既然庄先生没有出什么力,就不应该得那笔黄金。不行,我得去把那笔黄金要回来!
于是,老大又来拜见庄先生。庄先生一见到他,非常吃惊,就问:“不是让你赶快回家吗?你怎么还没有走啊?”
老大说:“我是为了救弟弟而来的,事情没有办好,怎么能回去呢?现在可好了,我弟弟命大,正好赶上楚国要实行大赦,他马上就要被放出来了,我也就该回家了,所以来向您老人家告辞。”
庄先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一听这话,立刻明白了,他来告辞是假,要回那些黄金才是真。就说:“你拿来的钱在里屋放着,原封没动,你自己进去拿吧。”老大就进屋拿上黄金走了,还为省下了这么一大笔钱而暗自得意。
实际上,庄先生既想看在范蠡老朋友的面上帮他的忙,又压根不想要范蠡的钱。现在,反而被范蠡的大儿子误会了,以为他是一个贪财不办事的人。庄先生感到被人羞辱了,非常气恼。
庄先生咽不下这口气,就再次进宫求见楚王,说:“大王啊,我上次说了某某星宿可能对楚国不利,大王决定要实行德政来逢凶化吉。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过,我在街上听人议论纷纷,说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关在监狱里面,他家拿了很多钱贿赂大王手下的人,说大王实行大赦,并不是为了给楚国求福,而是为了释放陶朱公的儿子而掩人耳目。”
楚王一听,大怒,说道:“我虽然德行不高,但是怎么会单单为了陶朱公的儿子而大赦呢?为了证明我不是这样的,先把那陶朱公的儿子杀了再说!”当场就下令把范蠡的二儿子推到街上砍了头。而且为了以正视听,还很有可能大张旗鼓地宣传,说被处决的就是陶朱公的儿子。然后,楚王才宣布大赦。
范蠡的大儿子白白忙活了一场,不仅没有挽回弟弟的性命,反而让他死得更惨,死得更没有面子。
范蠡丧子这个故事,可能不少朋友都听说过,一般是从知子莫如父的角度来分析的。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范蠡作为父亲,确实对于大儿子和小儿子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有非常清楚的了解。
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有两个问题非常奇怪。
第一个问题是,既然范蠡事先想明白了,如果是小儿子去,二儿子或许还有活命的可能;大儿子一去,二儿子反而死定了。那么,他为什么最终要派大儿子去呢?
前面讲过,范蠡在经商时,在用人方面有一个特点,叫做“择人”而“不责于人”。就是说,范蠡很善于选择人才,很善于知人善任,同时又对人比较宽厚,不求全责备,不斤斤计较。可想而知,他的手下应该少不了有本事、会办事的人。既然他明知大儿子会把事办砸了,那么,他完全可以派上几个有本事、会办事的明白人,去帮一帮大儿子,以防止大儿子办傻事啊。为什么他不这样做呢?
也就是说,既然范蠡明明知道大儿子肯定会出问题,为什么不采取一点防范措施呢?这不是明知故犯吗?难道说,范蠡老糊涂了吗?
第二个问题是,二儿子的尸体运回家来之后,别人都悲痛欲绝,为什么范蠡哈哈大笑啊?这绝对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更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啊!人间最悲哀的事,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之痛,不知有多痛楚,范蠡亦然。然而,范蠡的笑,究竟因何而来呢?
这两个问题,究竟如何解释?
我们说,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范蠡对于《计然之策》的商业哲理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范蠡作为一代商圣的高深莫测的人生智慧。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范蠡得知儿子因为杀人被判了死刑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无非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选择是,不管不问,顺其自然。
第二种选择是,不惜人财物各种代价,全力以赴,动用各种资源,把儿子救出来。
这两种情况,显然是两个极端的选择。
现代人,有很强的法制观念,懂得遵纪守法,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犯了法,都会完全听凭司法机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处理,不会干预司法程序。所以,现代人一般都会采取第一种态度。
古代的时候,法律制度不像现在这样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也比较淡薄,有些人,特别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可能会目无法纪,不择手段地拉关系走后门,可能会采取第二种做法。
范蠡是怎么做的呢?从前面讲过的故事可以看出,范蠡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也就是说,他既没有不管不问,也没有全力以赴。
这样一来,就使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这就是,一方面想救人,另一方面,又不肯尽力。
这种矛盾,发生在绝顶聪明的范蠡的身上,是非常令人不可思议的。这个错误太低级啦!它简直就不像是范蠡做的事!
对于这种矛盾现象,当然可以做出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范蠡的确是老糊涂了。或者说,范蠡起初对老大怀有侥幸心理,想着冒险赌一把,结果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太粗心大意了。
相应的,第二种解释是,范蠡后来说的他早就预料到了事情的结局之类的说法,纯粹属于事后诸葛亮,是范蠡为了安慰妻子,故意说的。
这些解释,当然未尝不可。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老虎尚且会打瞌睡呢,任何人也都难免会犯错误。至于说在犯了错误之后,范蠡自我解嘲,说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从而给自己找回一点面子,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我们主张的,是第三种解释:
我们的看法是,范蠡身上所发生的既想救人、又不肯尽力的矛盾的现象,那种表面看上去很低级的错误,实际上,是范蠡故意犯的。范蠡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在明知故犯!
讲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更加一头雾水了。范蠡为什么要明知故犯啊?莫非他是精神有毛病吗?
其实,如果我们把这个事情,与范蠡一生的特点和思想脉络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范蠡在儿子问题上的矛盾现象,是非常好理解的。不反常而是很正常、不矛盾而是非常合乎逻辑。
那么,范蠡的一生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前文我们曾经总结为八个字,这就是知进知退、适可而止。范蠡一生当中的很多大事,都证明了这八个字。
无论是在越国功成名就之际的弃官从商;还是在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发了大财之后,退还齐国的相印,分散家财给乡亲朋友;以及在迁居到陶这个地方以后,十九年间,三致千金,又几次把家财分给贫穷的乡亲朋友。可以说,范蠡的一生当中,每当通过艰苦奋斗,达到一个事业巅峰的时候,都要急流勇退,自己把自己打回到起点,从零开始,重新创业。
范蠡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自己折腾自己,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计然之策》的商业哲理以及道家的思想,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着深刻的理解。懂得灾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意识到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危害。
如果弄明白了范蠡的人生特点和思想脉络,那么再回过头来看,范蠡在儿子问题上,既想救人,又不肯尽力的那个似乎矛盾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
具体地说,就是,范蠡之所以想救人,是从感情出发的,是出于父亲的人之常情。父子毕竟是父子,在他那个时代,儿子面临杀头之祸,当父亲的如果无动于衷,不闻不问,没有一点表示,对于妻子和家人,是说不过去的,他自己也未必能够忍心。很想把儿子救出来,应该是范蠡作为父亲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而范蠡既想救人,又不肯全力以赴,则是从理智出发的。原因就在于,他懂得知进知退、适可而止的道理,为了避免贪得无厌的灾祸。
北清名师网
京ICP备19057469号-4 手机:138112295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