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5日和8日,在北京的央视“百家讲坛”演播厅,清华大学知名教授彭林完成了“礼仪的文明”系列主题讲座前8场(全部共16场)的节目录制。作为本报一直关注的特稿人物(见本报2008年7月11日特稿《听清华大学教授谈中华文明礼仪》),曾被评为“清华最受学生欢迎十大教授”之一的彭林教授,在我们山西也拥有众多“粉丝”。得知彭教授录制节目的消息后,不少读者纷纷专程赶赴北京,前往“百家讲坛”录制现场聆听彭教授的精彩讲座。据悉,彭教授的讲座将于今年5月份(暂定)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播出。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从节目录制现场返晋的读者,以期给大家一个“先听为快”的预告。这也是我们在虎年春节前送给读者的一道精神餐点。
方改娥——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要从内心知道自己坚持的是什么。”
我在太原理工大学讲了十年的选修课“大学生实用礼仪”,都是以现代礼仪为主,总感觉有些什么东西渗透不进去。我这次是特意去听彭教授讲座的,希望能找到一个中西方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文明结合点。这次共3天做了8场讲座内容的录制,我场场不落,听完后非常有收获——结合点找到了。
我给学生讲形象设计呀,讲职场面试技巧呀,讲如何求职,服装如何搭配色彩、风格呀……基本上都是外来的、现代的元素,而且主要是注重技巧方面,更多考虑是如何迎合主考官的趣味取向,很少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在。比如,应聘单位是娱乐公司,就倾向穿那些时尚的、哈韩哈日系的衣服;应聘单位是欧美企业,则更宜正统的西装革履、衬衫领带……这类的“指导”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主流,而实际上,未必是有主心骨的选择取向。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现在很多人会困惑:如果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是该穿西装呢?还是穿唐装或中山装更好?怎样才更能体现“教养和品位”?不知道。跟风很严重,还显得混乱。因为你不能从内心知道自己坚持的是什么。
而从前,中国古代,是有相对的参照和规则的。彭教授讲到我们的传统服饰文化,原来,中国古代对不同场合的服装礼仪要求是非常讲究的,有严格的界定和稳定的模式,而且细节考虑非常到位,真正是“衣冠文物”。中国古代黑白只用在丧礼等场合,绝不能用在婚礼上。现代不少年轻人结婚喜欢穿白婚纱黑礼服,可又没有西方传统文化背影,其实并不相宜。也许你是想体现一个“融合”,但没根源的融合其实是融乱了。当然,彭教授不是提倡完全复古。任何场合都穿长袍马褂那也可能会闹出笑话。我们应该吸收传统中的精华。再比如相较之于握手,其实中国过去的作揖是非常好的礼节,更体现尊重、敬仰,而不受时间与距离的影响。
这8场讲座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为我们提供了从“根”和“源”上知礼仪的文化社会依据。对于今天国人如何爱国,会起到引导作用。
王晓君——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医生太原最早的民间国学推动者
“真为我们的文化感到自豪。”
以前我曾在清学大学听过一次彭教授的课。精彩极了。清华的学生真是太幸福了。这次机会我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我在现场听了3天共5集的内容。“百家讲坛”的现场是一个开放的现场,谁都可以去。所以一些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就成了讲坛的“职业学习者”。这次彭教授讲,现场每天都坐得满满的,场外还有二三十人在旁听。现场掌声不断,大家都表示“很久没有这么精彩的讲座了”。彭教授侃侃而谈诙谐幽默,把高深的文化讲得深入浅出,除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怀之外,更有那种起承转合的演讲衔接艺术,像剥洋葱皮一样一层层在漫谈中切中主题。在现场听与坐在电视机前听是不一样的感受,那真是一种享受和愉悦!用“如沐春风”形容还不够。
我们说“礼仪”,往往只重视了“仪”而并没有真正讲“礼”。礼和仪是连在一起的,是有了发自内心的“礼”也就是敬意,才以种种的“仪”来表达。无敬不成礼。彭教授讲,现在很多礼仪专家讲规范,如服务业,天天要训练微笑。其实,微笑还需要训练吗?还必须笑到某个标准,如露出8颗牙齿。笑是分皮笑肉笑骨笑的。发自内心的笑才是“礼”。据说,邰丽华她们在排练“千手观音”的时候,导演强调这是以慈悲为怀的观音,观音是笑不露齿的。最后,她沉默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
讲礼,是以考虑别人的感受为前提。比如和老人在一起,搀扶、问候……看上去只是知礼,其实是时时想到老人的需要,就会处处关心他们。《左传》中有个故事,鲁昭公到晋国访问,到达郊区之后步步如仪,很规矩,一步都没有做错,中规中矩的,晋国有些人很感慨,说鲁昭公很懂礼。但是,晋国有个大夫就讲,是仪也,非礼也。他哪里懂礼,他根本不懂礼,如果这个人懂礼,他应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可是他把国家弄得乱七八糟,一个国君,最重要的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造福百姓,而不是研究怎么走路如何作揖!这才是国君之礼!
在现场,听众都有一种专注的学习感,而大家这种对学习的投入其实就是一种“礼”,是发自内心的敬意。我感到深深的自豪:为我们中华文化而自豪!
吴海峰——“国学进课堂”示范学校之一、应县东张寨村小学校长
“礼之用,和为贵。礼为仪之本。”
这次我去北京,一是走访几所私塾学习经验,二是专门赶去听彭教授的讲座。他讲得精彩而透彻,对传统经典教育的落实与促进有极大的帮助,给我很大启示。
在百家讲坛现场,开讲之前,彭教授给现场听众深鞠一躬。我知道彭教授在清华上课每课必给学生鞠躬的,但在百家讲坛,我想不是每位开讲者都会像他这样给听众鞠躬。听众们回报以久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外人以为,我们这些推广国学的人,太“讲礼”了,动不动就鞠躬,见人就鞠躬,实在“多礼”。而圈内也的确有这个现象和误识,强调照着《弟子规》去执行,以为鞠躬就是讲礼,讲礼就是鞠躬,强调孩子们必须鞠躬,只会鞠躬,无条件地尊敬。其实对于不同的人物和场合,“礼”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非只是鞠躬。有些人对于“礼”最核心的内容精神并不了解。礼者,理也。礼是仪的根本。上慈才相对于下孝,大人对孩子讲礼,才是言传身教。一味硬性规定不是假象就是摧残。
老师的作用有两个:以身作则、随时提醒。在我们东张寨小学,每堂课前,老师与孩子们都会相互鞠躬问候。回去后我会和老师们一起学习培训“礼”的核心。礼之用,和为贵。彼此相安,和谐稳定,都放松愉快,互敬,这就是真正的“礼”。我们现在忽视了“礼”而只注重“仪”。
彭教授还讲到中国古代的婚丧嫁娶礼仪。他说到现在许多地方办红白事都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如丧礼,争着请鼓乐班子吹打、收礼金摆宴席……其实早已失去了丧礼的真正意义。我想,对于许多百姓来说,许多人不知礼不懂礼,才会这样盲目攀比跟风。而有关部门一再的政策规定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如果能以“百家讲坛”这样的渠道和方式,让大众从理论依据上自发对死者尊敬,知礼而懂礼而守礼,对“丧葬改革”其实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希望彭教授的“中华礼仪文明”能走出校园,在“百家讲坛”继续讲下去,在更多的讲坛继续讲下去。
王自超——山西北辰学堂老师
吾敬吾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和北辰学堂的校长李国鹏,算是彭教授的弟子。年年春节前,我们会专程去给教授拜年。这次又赶上了听讲座。讲座的内容和效果,大家都谈了那么多,教授的学养,讲座时举重若轻的功力,现场听众都有深切感受。我只举两个例子:一位听众说,以前在这里听讲座,我们是吃水果罐头。这次,彭教授给我们从树上摘了新鲜果子吃。教授讲到称谓知识,说自己用谦称,说别人用敬称,更具敬意的称呼则不加姓。这一讲之后,下面许多听众对教授的称呼就从“彭教授”变成了“先生”。
我们是2月1日去京的。5日我专门赶回太原领了我九岁半的儿子去北京听先生讲。儿子因为背了些经典,就问先生:“《论语》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什么《中庸》又说:子曰鬼神之为德也……”“为什么孔子两次回答别人都说颜回好学,难道曾子不好学吗?……”先生赞赏:“大哉问!”我非常高兴。
王建明——太原普通市民。此次他专程带了13岁的女儿去现场感受讲坛的氛围。
“礼应该伴随着发自内心的愉悦。”
我觉得特别好!中国人守礼的传统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太需要了。小时候,大人会告诉我们该怎么行走坐站待人接物,但没人教给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听教授一讲,才知道原来“礼”有那么深厚的出处和依据。以前夏天看大男人光着膀子摇蒲扇,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也不知道为啥不对劲,咋就无礼了呢?现在明白了,原来“礼”是以别人的存在和感受为前提的,这个样子影响了别人的感受。而且“礼”也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以后我再提醒女儿读书姿势要端正,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批评她“头歪啦,背驼啦,真难看”,而会告诉她“身直胸挺读出声,才会气通,舒畅”。她也愿意接受。
代后记
“……有一些东西是基本的,比如道德和人格,自从人本主义确立以后,它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形态,比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友爱,正义等等,这是它的合理内核,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人文基因,无论是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都不能或离或弃,你可以不断完善它,但永远也不能抛弃它,否则,社会就会出大问题。”
——摘自彭林教授文章《当代工业文明与传统礼乐文化》